杜宇泽的心脏,猛地抽动了一下。
这绝对是一笔巨款!他之前完成的所有任务,获得的积分加起来,都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
有了这笔积分,他几乎可以兑换系统商城里,所有他能看到的,最高阶的技术了。
但更让他震撼的,是后面的奖励。
【“鲲鹏”级空天母舰基础结构设计图】!
杜宇泽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
他立刻将意识,沉浸到那份新解锁的图纸中。
下一秒,一股比以往任何一次信息洪流,都庞大百倍的,浩瀚如星海般的数据,涌入他的大脑!
那不再是一张简单的图纸。
那是一个完整的,庞大到令人窒息的,超级工程的创世蓝图!
他“看”到了一个长度超过一千米,宽度超过三百米的,巨大无比的菱形飞行器。
它的外形,不再是传统飞机的样子,更象是一艘来自科幻电影里的星际战舰!
他“看”到了它内部的结构。
那是由无数复杂的桁架和模块化舱室,构成的,如同蜂巢般精密的骨架。
他“看”到了一条贯穿整个母舰的,长达八百米的,内部电磁弹射轨道!能够让小型空天战机,在母舰内部,直接加速到起飞速度!
他“看”到了遍布母舰全身的,上百个武器平台接口,预留了安装激光炮、电磁道道炮、高能微波武器的位置!
他“看”到了位于母舰中心的,那个巨大无比的,可以容纳三台“金乌”级聚变反应堆的能源内核!
他甚至“看”到了母舰顶部的,那个可以容纳数万人的,拥有完整生态循环系统的生活区!
这不是一架飞机。
这是一个可以脱离地面,在天空和近地轨道之间,自由航行的,移动的空中城市!一座会飞的,钢铁领土!
杜宇泽的大脑,被这股庞大的信息,冲击得几乎宕机。
他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才勉强从这种震撼中,回过神来。
他浑身都被冷汗浸湿了,但他的眼睛,却亮得吓人。
原来这才是“空天母舰”的真正形态!
他之前向刘上将提出的那个设想,和眼前这份完整的,由系统推演出的,最优化设计图比起来,简直就象是小孩子的涂鸦。
系统给他的,不仅仅是一个设计,而是一条完整的,从现有技术,通往最终目标的,清淅无比的科技路径。
图纸里的每一个结构,每一种材料,每一个系统,都标注了详细的技术要求和理论依据。
虽然其中大部分技术,以目前地球的科技水平,还无法实现。
但它指明了方向!
它告诉杜宇泽,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鲲鹏”
杜宇泽喃喃地念着这个名字,他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一股前所未有的,强烈的使命感和野心,在他的心中,疯狂地滋生。
他知道,这才是他真正想要做的东西!
这才是“燧人氏”计划,从一开始,就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
不是为了制造更强大的武器,而是为了带领整个文明,挣脱脚下这颗蓝色星球的引力束缚,去拥抱更广阔的,本该属于他们的天空!
他猛地站起身,冲到办公桌前。
他要立刻,马上,将这份蓝图,变成一份可执行的,向国家提出的,正式项目计划书!
他知道,当他把这份计划书,放到刘上将和更高层领导的面前时,将会引起怎样惊涛骇浪。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未来。
而他,将亲手,把这个未来,带到所有人的面前。
杜宇泽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三天三夜。
他废寝忘食,将系统给予他的那份浩瀚蓝图,进行消化、拆解、重组。
他没有直接把那份超越时代的设计图,原封不动地拿出来。那太惊世骇俗,也无法解释来源。
他要做的是,以现有的技术为基础,以“火神”引擎和轰-20的成功为起点,设计出一条合理的,循序渐进的,通往最终“鲲鹏”的技术发展路线图。
他将整个“鲲鹏计划”,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技术预研。目标是攻克制造“鲲鹏”所需要的几项关键内核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推重比更高、能效更强的二代聚变脉冲引擎;稳定输出、q值超过50的大功率聚变反应堆;以及强度和轫性远超现有水平的,全新一代的轻量化高强复合材料。
第二阶段:技术验证机。目标是建造一艘长度在百米级别的,小型的“鲲鹏”验证机。它将搭载二代聚变引擎和小型反应堆,用来验证空天一体化平台的总体设计、飞控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是否可行。
第三阶段:原型舰建造。在前两个阶段全部成功的基础上,正式激活千米级的,“鲲鹏”原型舰的建造工作。
这份计划书,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技术指标;每一个目标,都有可行的理论支撑和初步的解决方案。
它看起来,不象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幻想,而是一份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严谨的科学工程方案。
当杜宇泽拿着这份厚达上百页的《关于激活“鲲鹏”空天战略平台专项工程的建议报告》,找到林振华时,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彻底被镇住了。
他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才读完了这份报告。
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倒吸凉气,时而又激动地拍案叫绝。
当他合上报告的最后一页时,他看着杜宇泽,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宇泽你你确定你不是外星人派来的?”林振华的声音,都有些发飘,“轰-20才刚刚首飞成功,你转头就给我拿出了这么个玩意儿?你让我的脑子,歇一歇行不行?”
“将军,时不我待。”杜宇泽的表情,却异常严肃,“轰-20的成功,已经向世界证明了我们掌握了聚变动力技术。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盯在我们身上。我们必须在他们反应过来,追赶上来之前,以最快的速度,迈出下一步,将技术优势,彻底转化为战略优势。”
林振华沉默了。
他知道杜宇泽说的是对的。
科技竞赛,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我明白了。”林振华深吸一口气,拿起那份报告,“这份东西,我需要立刻,亲自向军委最高层汇报。你,跟我一起去。”
几天后,北京,中央军委,最高级别的秘密会议室。
在场的,都是国家军队体系中,最内核的决策者。刘上将赫然在列。
杜宇泽,作为唯一一个没有军衔的与会者,站在了汇报席上。
他没有丝毫的紧张。
他打开投影,将那份经过他精心制作的ppt,展示在所有人的面前。
他从轰-20的成功讲起,讲到聚变动力的巨大潜力,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出了“空天母舰”的概念。
当那张充满了视觉冲击力的,“鲲鹏”号概念图,出现在大屏幕上时,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在座的将军们,都是从尸山血海中走过来的铁血军人,他们见惯了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
但眼前的这个东西,彻底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这这不是科幻电影”一位中将,喃喃自语。
“杜宇泽同志,”刘上将的目光,灼灼地盯着他,“我问你,这个东西,你有多大的把握,将它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