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轻轻摩挲着手中那块刚从矿脉中挖出的盐矿石,它散发着淡淡的蓝光,仿佛蕴含着古老而神秘的力量。
这不仅仅是普通的矿石,更是解开国家食盐危机、稳定民心的关键。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包裹好这块珍贵的盐矿石,跨上战马,如一阵疾风般向皇宫疾驰而去。
夜色已深,皇宫内灯火通明,张无忌正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凝视着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李忠步入大殿,步伐稳健,双手呈上那块承载着希望的盐矿石,低声道:“陛下,这是您让属下带回来的盐矿石,它或许能成为解决国家食盐短缺问题的钥匙。”
张无忌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下属的信任,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他轻轻摆手,示意李忠起身,随后缓缓展开一张宣纸,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地写下了后世毒盐矿提纯工艺的每一个步骤:毒盐矿溶解于清水,如同古老咒语唤醒沉睡的巨人。
添加草木灰,以其自然的力量去除杂质,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场净化仪式。
分层过滤,每一滴清澈都承载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清液在锅中熬煮,蒸汽升腾,如同灵魂的升华。
最终,蒸发结晶,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盐粒跃然眼前,那是重生,也是希望。
张无忌深知,这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描述,更是实践中的挑战。
他立刻召来工部,一群能工巧匠汇聚一堂,依据他的图纸,夜以继日地打造着毒盐提纯所需的各种精巧工具。
铁锤与铁砧的碰撞声,如同战鼓,激励着每一个人心中的斗志。
随着工具的完备,一场前所未有的制盐试验悄然拉开序幕。
这座专为提纯而建的工坊里,火光映照下,工匠们忙碌的身影与盐矿石的蜕变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汗水与智慧在这里交融,每一次尝试都离成功更近一步。
张无忌时常亲临现场,他的目光坚定,仿佛能穿透时间的迷雾,看到国家因这小小盐粒而焕发的生机与活力。
工坊内的火光将张无忌的侧脸映照得棱角分明。
他凝视着第一锅沸腾的盐液,蒸汽在屋顶凝结成细密的水珠,又滴落回铁锅中,发出细微的\"嗤嗤\"声。
李忠挽起袖子,亲自监督着工匠们将混浊的盐液倒入铺有细麻布和木炭的过滤装置。
他的指尖被盐水泡得发白,却仍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每一道工序。
张无忌微微颔首,目光始终未离开那口大锅。
工部侍郎王砚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递上一本记录簿,\"这是下官记录的每次试验数据。\"
夜风穿过工坊的木窗,吹得火把摇曳不定。
张无忌接过记录簿,指尖在密密麻麻的数字间游走。
张无忌的声音不怒自威,惊得几名工匠手中的木勺差点掉落。
李忠,去御膳房取些参汤来,给诸位提神。\"
李忠领命而去,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
他跟随张无忌多年,从未见过皇帝对某项工艺如此事无巨细地关注。
往常朝堂上那个杀伐决断的帝王,此刻竟像个老匠人般蹲在锅边,亲自用银针试探盐液的浓度。
当夜子时,第一锅试验品终于出炉。
工匠们屏息凝神,看着张无忌用木铲轻轻拨开表层结晶。
不过,期待中的雪白盐粒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泛着诡异青灰色的结块。
张无忌却拾起一块结晶,对着火光仔细观察。
他掰开盐块,露出里面较为纯净的部分,\"问题出在最后熬煮时的火候——温度太高,导致杂质重新析出。\"
工坊内一片寂静,只有柴火偶尔发出的爆裂声。
李忠注意到张无忌的指尖被高温盐块烫得发红,却浑然不觉般继续分析:\"明日改用文火慢熬,过滤工序再加一道。
月光透过窗棂,在张无忌的龙袍上投下斑驳光影。
第二日黎明,两人轻装简从,策马前往百里外的矿脉。
途经一处村庄时,见村民正围着口枯井唉声叹气。
张无忌勒马询问,才知井水咸涩,饮后腹胀如鼓,已病死数人。
张无忌下马走近枯井,掬起一捧水尝了尝,立即吐了出来。
老者将信将疑地抿了一口,浑浊的眼睛突然睁大:\"甜甜水!\"
离开村庄后,李忠发现张无忌频频回首,目光沉重。
矿脉处,蓝光闪烁的盐矿石裸露在山体表面,宛如星辰坠入凡间。
张无忌亲自挑选了几块纹理特殊的矿石,忽然蹲下身,从岩缝中拔出一株开着紫色小花的植物。
回宫后,工坊立即开始了第二轮试验。
这次张无忌亲自调整了每个环节:矿石粉碎的粒度、溶解的水温、添加海蓬子粉末的比例当最后一锅盐液开始蒸发时,所有人都围了上来,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王侍郎突然高呼。
只见锅底渐渐析出晶莹如雪的盐粒,在火光下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
张无忌用银匙舀起少许,轻轻一吹,盐粒如细雪纷飞。
他抓起一把精盐,任由它们从指缝流下,\"三个月内,朕要让盐价回落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