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 > 第371章 大同英烈祠,祭奠阵亡将士

第371章 大同英烈祠,祭奠阵亡将士

这样无论是城中百姓还是过往商旅,都能看到这座神圣的殿堂。\"

每逢重大战役周年,当地官员必须亲临祭祀。\"

战争尚未完全结束,未来可能还有更多将士需要入祠供奉。\"

张无忌一一采纳,并命人立即开始筹备。

哪怕是普通一兵,只要为国捐躯,就应当被后人铭记。\"

夜深人静时,张无忌独自站在临时行宫的窗前,望着满天繁星。

他想起光明顶上那些为抗元事业牺牲的明教弟子,想起蝴蝶谷中那些无名的墓碑。

建立英烈祠的想法其实在他心中酝酿已久,今日张兴祖的泪水只是最后的触动。

次日清晨,大同府北门外的空地上,张无忌亲自主持了英烈祠的奠基仪式。

他亲手埋下第一块基石,周围站满了自发前来的百姓和士兵。

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这里,他们的故事将代代相传。

朕要让所有人知道,大明的和平与繁荣,是这些英雄用生命换来的!\"

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许多士兵泪流满面。

他们知道,即使有一天战死沙场,也不会被遗忘。

奠基仪式后,张兴祖立即投入了繁重的工作。

他在临时搭建的军帐中,日夜不停地回忆、记录着每一个阵亡将士的姓名和事迹。

有时写着写着,泪水就会模糊视线,但他坚持要亲手完成这份名录。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张兴祖的笔尖常常因为颤抖而写歪了字,但他拒绝任何人代劳。

五天后,当张无忌前来视察进度时,发现张兴祖已经憔悴得不成人形。

他的双眼布满血丝,右手因长时间书写而肿胀不堪,面前却已经堆起了厚厚一摞名录。

当时我下令死守,他们明知是死路一条,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现在现在我能为他们做的,就只有记住他们的名字啊!\"

说到最后,这位铁骨铮铮的将军终于崩溃大哭。

张无忌无言以对,只能轻轻拍着他的肩膀,任由他宣泄积压已久的悲痛。

当天下午,张无忌调来了二十名书记官协助张兴祖,但他仍然坚持亲自审核每一份名录。

同时,英烈祠的建造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汇聚大同,最好的石材木料源源不断运往工地。

一个月后,英烈祠的主体建筑已经初具规模。

这是一座庄严肃穆的殿堂,采用最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飞檐翘角,气势恢宏。

祠内,一排排黑檀木制成的灵位已经准备就绪,上面用金粉书写着阵亡将士的姓名和简要事迹。

正中央是一块巨大的汉白玉碑,上面刻着张无忌亲自撰写的祭文:

朕念尔等之忠勇,痛尔等之早逝,特立此祠,以慰英魂。

昔者烽火连天,尔等奋不顾身,以血肉之躯筑我大明之基,护我华夏之民。

今虽天下初定,然尔等之功,永载史册,万古流芳。”

祭文写完,张无忌凝视着那汉白玉碑,心中五味杂陈。

他仿佛能透过这冰冷的石碑,看到那些英勇将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景,听到他们震天的喊杀声。

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段鲜活的历史,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陛下,英烈祠的壁画绘制也已开始。”

徐达前来禀报,打断了张无忌的沉思,“画师们正在绘制将士们征战的画面,力求生动逼真,让后人能直观感受到他们当年的英勇。”

张无忌微微点头,说道:“好,定要将他们的神韵展现出来。

这壁画不仅是装饰,更是历史的见证,要让每一个走进英烈祠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热血与豪情。”

日子一天天过去,英烈祠的建造逐渐接近尾声。

祠内的装饰愈发精美,从地面到屋顶,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匠人们的精湛技艺。

黑檀木的灵位排列得整整齐齐,仿佛在等待着将士们的英魂归来。

这一日,张无忌与徐达一同来到英烈祠视察。

徐达看着这宏伟的建筑,心中感慨万千:“陛下,您做了一件大好事。

这些将士们若是泉下有知,也定会感到欣慰。”

张无忌:“朕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他们为了大明,为了百姓,付出了太多太多。

这英烈祠,是我对他们的承诺,也是对后人的交代。”

说话间,他们走进了壁画区域。

只见画师们正专注地描绘着,一幅幅画面栩栩如生。

有将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场景,有他们与敌人殊死搏斗的画面,还有他们相互扶持、不离不弃的瞬间。

“看这幅,描绘的是张兴祖将军麾下的一支小队,他们在一次突围战中,为了掩护大部队,全部壮烈牺牲。”

徐达指着其中一幅壁画说道。

张无忌和赵敏走上前去,仔细端详着。

画面中,那些将士们虽然身负重伤,但眼神中却透露出无比的坚定和勇敢。

他们手持武器,与敌人展开了最后的决战,鲜血染红了大地。

“他们都是英雄。”

张无忌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泪光,“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大明的子孙后代。”

张无忌看着张兴祖,欣慰地说道:“张将军,你辛苦了。

你为这些将士们做了太多,他们不会忘记你,大明也不会忘记你。”

张兴祖眼中含泪,说道:“陛下,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希望能通过这英烈祠,让后人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让他们的精神代代相传。”

开祠之日,整个大同府都沉浸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中。

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姓、官员、将士们都纷纷前来,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张无忌站在英烈祠前,望着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大声说道:“今日,大明英烈祠正式开祠!这是我们大明对阵亡将士们的敬意,也是我们对历史的尊重。

从今往后,这里将成为我们大明子孙缅怀先烈、传承精神的地方。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英雄,让他们的精神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那声音响彻云霄,仿佛是对英雄们的最高礼赞。

张无忌带头走进英烈祠,众人也纷纷跟随其后。

祠内,人们静静地看着那些灵位和壁画,心中充满了对英雄们的敬仰和怀念。

从那以后,英烈祠成为了大明最重要的纪念场所之一。

每年的清明、中元二节,以及重大战役周年,都会有无数的人前来祭祀、缅怀。

那些阵亡将士们的名字和事迹,也通过英烈祠,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大明历史上最璀璨的一笔。

张无忌也因为这一壮举,被后人永远铭记,成为了大明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