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综穿:反向剥削,系统给我打工 > 第642章

第642章

汴京城里,云拂收到自家师姐允诺的奖励,自然欣喜若狂,只是心里到底还是更挂念那个人。

“可是观里出了什么大事?”

不然,师姐应该会来汴京城里看她的。

丰胜还能听不出来她真正问的是什么?

当即笑着摇头:

“小师姐安心,师兄一切安好。”

“师兄外出游历颇有所得,一回观中便立即闭关去了。只是师兄挂念小师姐的紧,让我立即将他回来的东西送到小师姐这来。”

云拂心下稍安:“你今天要回观里吗?我好些时候没有回去了,正好跟你一道。”

这样师姐一出关就能看见她了!

说着她便站起身,准备去收拾几件换洗的衣服就出发。

丰胜忙拦着她,做贼似的低声道:“小师姐莫着急,我此次下山其实还带着师兄给的任务。”

跟桓王接触前,他得先了解了解这个人,但他又没有路子接近桓王,只能迂回的找姚善。

但是姚善不是好糊弄的,若是他自己出面,只怕姚善非但不会泄露半个字,反而还会将他卖给桓王。

不得已,他只能将主意打到小师姐云拂身上了。

“小师姐,师兄有意让六合观跟桓王扯上关系,并交待了我来办这事,我担心办砸坏了师兄的大事,就想先了解了解桓王,也好投其所好。”

“只是我认识的人里,也只姚善姚捕头跟桓王相熟,但姚捕头生性敏锐,心思也比常人缜密,我实在怕弄巧成拙,还请小师姐帮帮我。”

云拂眼睛一亮,她终于能帮上师姐了!

“今晚我会设宴宴请姚大哥。”

傍晚,姚善提着糕点果脯走进小院里,就看见云拂正在摆弄一柄名贵的紫檀木琵琶。

她白皙的小脸上透着由衷的欢喜,一双好看的眼睛弯成两弯月牙。

姚善见小姑娘欢喜的模样,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走近了轻声问道:“这是余兄弟托人送来的?”

虽然云拂姑娘身家不菲,不缺金银之物,但这小姑娘一向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费太多银钱的,更别说买这样一柄贵重的琵琶了。

云拂脸上露出甜蜜的笑容,一边小心的将琵琶放下,一边点头道:

“师兄今日回六合观了,只是他一回来就闭关去了,这还是午后丰胜师弟给我带过来的呢。”

姚善心思一动,余兄弟回来了?

云拂放出钩子不再理会,执起石桌上的茶壶倒了一杯送到姚善手边:

“还请姚大哥略坐片刻用些消暑解渴的茶水,丰胜师弟出去办事还未回来,等师弟到了就开席。

姚善接过茶水从善如流的坐下:

“云姑娘可是要随丰胜道长回六合观住几天?”

云拂点头,继而又不好意思的道:“什么都瞒不住姚大哥,师兄难得回来,我想回去陪陪他。只是这一回去不知要住多久,故而想麻烦姚大哥得闲时帮忙看顾看顾。”

这院里的下人不好带回六合观,但她们都是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只留下她们女子妇人在这院里,容易吃亏被欺负。

“无妨,不过就是几步路的功夫而已。云姑娘放心回观中就是。”

这并不是什么为难的事,姚善答应的很爽快,只是

他低头抿了一口透着丝丝缕缕凉气的凉茶,夏季的燥热顿时消散不少,而后缓缓开口:

“刚才听云姑娘说,丰胜道长来汴京是有事要办?可有我能帮上忙的地方?”

午后就到了,傍晚还未办完事?

云拂笑着给他添茶:“那我就先替师弟多谢姚大哥了。之前听师弟的意思,好似有贵人送了不少山林田地给六合观,师弟今日来汴京,便是为了买种苗和耕地的器具等物。”

姚善立即就想到了桓王,那日桓王殿下亲至六合观,特意送了三百亩田地和两座山林的地契给六合观。

这些契书被送到六合观两个多月,丰胜都未有动作,今日余兄弟一回来,丰胜就进汴京购置耕种事物

余兄弟莫非也看好桓王殿下?

不过,丰胜既然将这事透露给了云拂姑娘,那是不是

“云姑娘口中的这位贵人,我若是猜得没错,应该是桓王殿下。”

云拂露出惊讶之色:“桓王?当今嫡长皇子桓亲王?”

姚善笑着颔首:“对。说来这事跟我也有些关系,三个月前我曾去过六合观,那日道长请我吃了六合观的素斋红薯宴。”

“我第一次知晓红薯这等作物,就不免多问了几句,离开时还厚着脸皮跟丰胜道长要了些,送去了桓王殿下府上。”

“殿下知晓红薯这等利国利民之物后,还曾亲至六合观拜访,只是那时余兄弟不在观中,只见到了丰胜道长。”

云拂做恍然状,又俏皮的道:

“如此看来,还得要感谢姚大哥呢,不然六合观哪能白得几百亩田地山林。”

姚善却严肃的摇头:

“云姑娘有所不知,红薯的存在并非只是能让天下百姓填饱肚子这样简单。若是当真能广植天下,护国二字,六合观也担得起。”

云拂呼吸一滞,面上的震惊之色发自内心,红薯竟然这样重要?

那,师姐知道吗?

一时间,云拂的心底冒出无数念头。

就算师姐一开始不知道,师父肯定也是告诉了师姐的。

况且,她师姐这样聪明,只怕如今这局面也早有预料了。

姚善一直盯着云拂的表情,眼睁睁的看着她的神情从一开始的震惊,到最后的归于平静、满不在乎。

除此外,既没有贪婪、也没有算计之色。只有突然知晓某事真相的惊讶而已。

云拂自然知晓姚善在暗暗观察,但她不在乎:

“姚大哥也知道我师兄的,一心只有武学,对官场权势并不在意,更是不喜欢麻烦。”

“师兄虽未与我说过红薯之事,但六合观既有种植经验、又有一套以之为主的菜谱,可见定是培植了不少年头的。”

“既已研究透了,又怎会不知其价值呢?只是师父和师兄不想惹麻烦上身,故而不曾露于人前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