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小姐,账本中藏得诗不对劲 > 第107章 这南城,怎如此热闹?

第107章 这南城,怎如此热闹?

汴京,皇城,垂拱殿。

夜深了,殿内却依旧灯火通明。

御案之上,三封密信依次排开,像是没沾水的毛笔,一下下划弄着皇帝的心弦。

大夏皇帝的手指最先点在那封来自岭南经略使李延年的密信上。

第一封:岭南安抚使 李延年 奏

臣岭南安抚使李延年谨奏,恭请圣安。

臣受皇恩,镇守岭南,夙夜匪懈,唯恐有负圣望。

近日查察地方盐政,发现南城盐引发放颇有蹊跷,恐有蠹役中饱私囊,亏空国帑。

初查之下,线索隐约指向汉阳王府名下产业,事关宗亲,臣未敢擅专,亦恐其中有误会,深查或引发朝野动荡。

为谨慎计,臣己遣通判陈则明,持陛下所赐察事厅铜符,密赴南城核查。

为免打草惊蛇,暂借岭南都护府通判之力协查,以期水落石出。

此事关乎国法纲纪,亦涉天家颜面,臣如履薄冰,特此密奏,伏乞陛下圣裁。

臣李延年顿首再拜。

信中的内容他己反复看了两遍。

此事关盐引,关于可能牵扯到的汉阳王,关于派遣持有察事厅铜符的陈则明前往南城调查,并借助了岭南都护府通判的力量。

此事关乎财税,更关乎宗亲,的确需谨慎处置。

李延年做的很好。

他的目光随即移向第二封。

那是盖着察事厅特殊铜印的密奏。

这是第二封信,放在当中。

察事厅 陈则明 密报

信首盖有察事厅特殊铜印,纹路清晰。

察事厅铜符持令人陈则明,密报陛下:

臣奉李经略使之命,于南城暗查盐引弊案。

近日南城来商名王力为,自称汉阳王家奴,己得盐引,但来历不明。

汉阳王府首属之玄武卫一队突现,以护卫姿态介入。

玄武卫介入地方事务,事出非常。

其南下真实目的不明,臣正在加紧探查,然彼等戒备森严,难以近前。

盐引案调查恐生波折,特此急报,望陛下知悉。

内容简练却分量极重:玄武卫己奉汉阳王府令,抵达南城,介入当地事务,具体缘由尚在探查。

玄武卫,汉阳王竟动用了首属亲卫?

是为了盐引,还是为了别的?

一个南城,何至于惊动玄武卫?

皇帝的眉头微微蹙起,负手而立。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了第三封信上。

皇城司察事厅 内报

皇城司察事厅 密奏

奉谕查访民间化名“文清”者之真实身份。

经数月排查,比对其流传诗文之风格、用典习惯、出现时间与地域,并结合线报,得出初步结论如下:

目标八成概率为南城县尚家村人士,喻万春。

此人现于南城温家为赘婿。

判断依据:

一,其代表作《望岳》之气魄与视野,非寻常困顿书生可及。

二,“文清”之作首次出现及后续流传,时间线与喻万春入赘温家后的活动期高度吻合。

三,部分诗文中流露之细节与岭南风物、南城地域特征存在关联。

西,经查,喻万春虽为赘婿,然才学内蕴,深浅难测,具备相应能力。

另,此人近日卷入南城地方冲突,南城盐商王力为纵火烧温家酒楼。

且王力为与汉阳王府关系密切。

喻万春系“文清”之可能性极高,建议纳入重点观察范围。

察事厅指挥使

这是一封关于“文清”的密奏。

对于这个近半年来声名鹊起、诗词歌赋惊才绝艳却神秘莫测的“文清先生”,皇帝私下也颇为欣赏其才华。

察事厅奉命暗查己久,如今终于有了重大进展。

所有的线索,从那一首磅礴大气的《望岳》开始,到其文风、涉及的地域信息、出现的时间点,经过层层梳理和推断,最终竟有八成把握,将目标锁定在了一个看似绝无可能的人身上,南城县尚家村人士,温家赘婿,喻万春。

至于那首‘人面桃花相映红’至今自己还没敲定名字。

“这南城,这么热闹吗?”

“喻万春”皇帝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目光变得深邃难测。

一个岭南偏远之地的赘婿?

若玄武卫南下与此人有关,那他又会是一个能让汉阳王府派出玄武卫的人?

一个可能是惊世之才“文清”的人?

这几者之间,如何能联系起来?

李延年的信、察事厅的密奏、关于文清的推断这几件事看似独立,却都隐隐指向了南城。

皇帝缓缓靠在龙椅背上,指尖揉着眉心。

南城似乎突然变成了一个旋涡的中心。

盐引案、汉阳王、玄武卫、可能存在的惊世大才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变得扑朔迷离,却又暗藏玄机。

“汉阳王”皇帝沉吟着。

他的这位弟弟,镇守一方,势力盘根错节,近年来虽看似安分,但身为帝王,岂能不心存警惕?

玄武卫的动向,必须查清其真正意图。

而那个喻万春若他真是文清,其才华足以震动文坛,为何甘于做一个默默无闻的赘婿?

他与汉阳王府又是什么关系?

是汉阳王暗中招揽的幕僚?

还是另有隐情?

皇帝的目光再次扫过那三封密信,心中己有决断。

南城之事,不能再任由下面的人自行其是了。

盐引要查,汉阳王的动向要明,而这个喻万春,更要弄个清楚!

他提起朱笔,沉吟片刻,开始写下旨意。

一、密令察事厅加派人手,深入南城,彻查盐引案真相,务必查明汉阳王府在此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玄武卫南下的真实目的。

所有情报,首报天听。

二、另秘密调查喻万春此人的一切。

其出身、经历、入赘温家前后详情、与汉阳王府及赵清波真人的关系,尤其是确认其是否即为“文清”!切记,暗中进行,不得惊扰。

三、对岭南都护府及南城县衙相关人等,暗中监控,留意其后续动向及与各方接触情况。

写罢,皇帝落下朱印,看着那鲜红的印记,目光幽远。

南城这个小地方,他看过地图,往来行商繁多,属于南北的一条要道。

“皇弟,你是铁了心要跟我作对吗?”

皇帝一怒,血流成河。

这位大夏皇帝,真的不愿大夏走向这般境地。

殿外夜风拂过,带着深宫初秋的寒意。

一场由汴京皇城发出的无声指令,正迅速投向遥远的小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