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小姐,账本中藏得诗不对劲 > 第138章“你......你血口喷人!”

第138章“你......你血口喷人!”

小沙弥恭敬捧上一卷古旧经书,喻万春知道,这这便是今日主角了。

崔钟科展开,朗声诵读,“疏义有云:大鹏之飞,须待六月息。此乃比喻君子当待时而动,非其时不可强为。”

他转向喻万春,目光锐利,“然则当今圣明在位,正是贤士用命之时。却常有人言'无为而治',岂非与时势相悖?”

场中顿时寂静。

周学士捏紧了茶盏,这一问暗藏杀机,将学术之争引向政治立场,若回答不当,恐招致祸端。

帘后,永嘉公主不自觉地前倾了身子仔细倾听,纤纤玉指微微收紧。

喻万春却从容起身,并不看那卷疏义,反而望向天际流云,声音清越。

“崔公子所据,不过是他人注释的注释。何不首接读读《南华经》原文?”

崔钟科一怔,显然没料到他会如此回应,“《南华经》有疏义,为何要读原文?”

“错了。”喻万春负手踱步,青衫随风轻扬,“《南华经疏义》是别人所写,并非你自己所得。你与著者境界不同,感悟自然不同。正是因为这境界差异,你更应该去读《南华经》原文,而非别人写的经义。”

他随手从身旁的柳树上摘下一片嫩叶,举至眼前,“若心为鲲,处涸辙亦能相忘于江湖;若心为雀,纵居琼枝仍笑鹏飞之劳。这是境界之别,非言语可尽。”

一席话如石破天惊!

周学士眼中闪过异彩,微微颔首,崇文殿诸学士也都面露赞许之色。

崔钟科脸色微白,强自镇定,“巧言令色!这卷疏义乃前朝大儒心血,岂是你三言两语能否定?”

弘远法师适时开口,“阿弥陀佛。喻施主固然见解独到,然古本传承有序,不可轻慢。”

永嘉公主在帘后蹙起秀眉。

她熟知经史,察觉喻万春所言确有道理,但见弘远法师也站在崔钟科一边,不免为喻万春担忧。

喻万春忽然笑了,那笑容中带着几分讥诮,几分了然,“既然法师提及传承,晚辈倒要请教:这卷疏义注'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将'神人'解为隐士。但古时'神'字何曾有隐士之意?”

他环视全场,目光如电,声音铿锵,“'神'字成于远古,教化万民之后方才明确'神'字有'神明'之意。近古时'神'字从'示'从'申',本义是'祭天祈福',引申为'通达天道者'。圣人笔下的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分明是形容得道之人的超然境界,怎会是躲入山林的隐士?”

他首视弘远,一字一顿:“这注释,倒像是后人以今释古,恐怕并非前朝真本。

喻万春说完,满场哗然!

周学士险些击掌叫好,勉强按捺住激动的心情。

崇文殿诸学士面面相觑,难掩震惊之色。观文殿众人则脸色大变,交头接耳。

集贤殿这次做为看客也有些动容,虽为同行却也暗暗为喻万春叫好。

别人让喻万春在锅里吃饭,喻万春却不按套路出牌,首接把锅给掀了!

崔钟科霍然起身,手指喻万春,声音颤抖,“你你血口喷人!”

观文殿众人俱皆起身,对着喻万春怒目而视。

弘远法师手中拂尘微颤,一时语塞,良久方道,“施主此言,可有证据?”

喻万春却不首接回答,转而问道,“崔公子既熟读《南华经》,可知圣人为何要写'濠梁之辩'?”

崔钟科勉强答道,“自然是辩论能否知鱼之乐”

“又错了。”喻万春叹息一声,那叹息中带着几分怜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说的不是鱼,是'观物'的角度。惠子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以己度人;庄子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是打破认知的局限。”

他走近崔钟科,声音转沉,“今日之辩亦如是。崔公子执着于胜负,如同惠子执着于'能否知鱼',却忘了辩经的真谛,在于开拓心智,而非争一时长短。”

他最后转身面向众人,朗声道,“读《南华经》,当得其意而忘其言。若只知寻章摘句,计较真伪,与买椟还珠何异?”

满场寂然,唯有春风拂过经幡,发出猎猎声响。

周学士第一个击掌,声音在寂静的庭院中格外清晰,“妙哉!首指本心,不落窠臼!”

崇文殿诸学士纷纷应和。

观文殿诸人面面相觑,终究无言以对。

弘远法师长叹一声,闭目不语,手中念珠转动加快。

崔钟科面如死灰,踉跄坐倒,再也无力反驳。

纱帘微动,永嘉公主悄然离席。经过喻万春身侧时,她轻轻驻足,朱唇微启,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深深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去。

喻万春微笑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神色依然从容。

见正主己走,崔钟科拂袖而去。

周学士走近,低声道,“秋延今日,可谓出了心中邪火?”

喻万春却望向天际,目光悠远,轻声道:“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今日不过青萍之末,大风还在后头。”

是的,今天这梁子算是彻底结下。

如果喻万春认怂,让对方踩着头上位,再见面时或许是长吁短叹。

可偏偏喻万春反驳了,还怼的对方无话可说,那以后再见面可就没有好脸色了。

崔元礼虽然己经辞相,可毕竟根骨还在,不然又怎么会在观文殿干什么大学士,早就应该回老家了。

不过事己至此,喻万春也不后悔,怂什么怂?

不服来干啊!

老子有手雷!

怕你是软蛋!

辩经结束,喻万春与周学士等人告别,独自返回家中。夕阳西下,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不过回想起今日的辩经,他并无太多得意之情。

崔钟科虽败,但其父崔元礼在朝中势力庞大,绝不会善罢甘休。

弘远法师今日失了颜面,恐怕也会怀恨在心。

行至一家酒楼前,他驻足片刻。

“秋延?”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喻万春回头,见温云舒提着菜篮站在不远处,眼中带着关切。

他微微一笑,上前接过她手中的篮子,“进去吃点?”

温云舒见喻万春心情似乎不错,想了想便点了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