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顿了顿,看着她泛红的眼眶,又问道:“你总觉得对哥哥好是应该的,可你有没有想过,等你百年之后,你的侄女会给你上香吗?会记得给你烧纸吗?你做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
“你们总惦念着传宗接代的事,总想着给娘家留后,可你们忘了,除了你的儿子,你的孙子,百年之后,还有谁会真的记着你?还会谁把你放在心上?纠结那些没影的事,真的没什么太大意义。
她愣在那儿,眼神发空,没接话。
我接着说:“当年武则天多厉害,想把皇位传给娘家的侄子,狄仁杰就问了她一句话“陛下百年之后,是想李家的祖坟?还是进武家的祖坟?
您觉得是亲儿子亲孙子以后会供奉您的灵位?逢年过节来祭奠您!
还是您觉得进武家的祠堂,武家的子孙会供奉您的牌位?’
亲疏远近摆着呢,儿子和侄子,能一样吗?娘家人和老公能一样吗?
女儿的姓,不必要那么纠结。
你再回头想想,你自己这些年,给你爷爷,太爷爷上过几次坟?现在还能清楚记得他们的名字吗?”
一连串问题问得她说不出话。
“孩子随父姓,是老传统了,没必要硬改。”我语气缓和些,但话里有话,“心不在夫家,老觉得自己是外人,这日子能过顺吗?夫妻得一条心才行啊!”
说完,李艳君“嘿”地笑了一下,是那种苦涩又认同的笑。
他老婆愣了一会儿,眼睛红了,连连点头:“道长,您说得对,是我想歪了”
我又往前倾了倾身子,语气软了些:“你的心思我真能理解。要是你家有两个儿子,想让小儿子随你姓刘,给老刘家留个根、传个代,这事儿我能认可,换谁都可能这么想。”
话顿了顿,我看着她的眼睛接着说:“可现在不一样啊,你们是为了一个女儿吵翻天。
你得想明白,女儿将来终究是要嫁人的,你总不能要求她嫁了人,还让孩子跟着你家的姓吧?
老天爷既然这么安排你家没儿子,就有他的道理,别再揪着这事不放了,不值得。”
李艳军老婆的,心结打开了,接下来就是和他那位固执的老丈人沟通了。
我在客厅找了个靠南的角落,清出一块地方,铺上红布当临时法坛。
那把写满祖师名字的法扇立在中间,看着就很有气势。两边摆上小铜烛台和香炉。
我开始动手。先拿出一碗提前准备好的“阴阳水”一半是煮过桃枝的晨露水,一半是普通自来水。
用柳枝蘸上水,轻轻洒在法坛西周和屋里各个角落,嘴里小声念着净化的咒语。
然后,我点上三根檀香,插进香炉。青烟慢慢飘起来,屋里弥漫开一股让人安心的香味。
我拿着香,对着法扇拜了三拜,心里默念:“北帝灵书,天蓬令行。天兵速至,鬼吏交横。魔王按剑,五岳祇迎。有犯黑律,押送北阴。谨召某将,火速来临。急急如北阴玄天大帝律令至。弟子今在李家办事,请来帮帮忙,沟通阴阳!”
接着,我拿出一张写了老人生辰八字和名字的黄纸,在香火上绕了三圈,让烟熏着它,然后放在法扇前。
我拿起三清铃,轻轻一摇,“铃铃”的声音特别清脆。
念完咒,屋里安静下来。大家都屏住呼吸。突然觉得屋里有点莫名的凉飕飕,不是空调那种冷。
李艳君下意识裹紧衣服,他老婆紧张地抓住丈夫的胳膊。
我指尖轻叩法坛边缘,烛火忽的晃了晃,原本缭绕的香烟也凝在半空,是老人的气息近了。
我当即闭上眼,屏气凝神,借坛上供着的祖师令牌与兵马之力,将意念凝成一个磁场,朝着虚空传过去:
“老人家,听我把话说完。您女儿刚才在这儿,把前因后果都讲明白了,她也想通了,往后会好好跟李艳君过日子,也记着逢年过节给您上坟烧纸,您在那边缺什么少什么,托个梦给她,她准会给您备齐,您先放宽心。”
话落,我顿了顿,感知到那股气息里藏着的倔强,又加重了语气,字字落得扎实:“可您得拎清,阴阳两隔是天地定数。
您总留在阳间不走,夜里弄出些动静吓唬人,先不说对您自己的魂体损耗多大,这不是在折磨您女儿吗?
她心里本来就很伤心了,您这么一闹,她白天吃不下饭,夜里睡不安稳,日子过得提心吊胆,这难道是您想看见的?”
坛上的香灰轻轻抖了两下,落在供桌上积成一小撮,我知道他听进去了,又放缓了语调:“您这辈子盼着家里人好,传宗接代,现在也该放手了。
去阴间好好修行,等着您女儿他们把日子过顺了,将来逢年过节给您多烧些纸钱,不比您在这儿耗着强?
您也多修行,好好修,以后保佑你大儿子给你生个孙子,这不就都解决了?”
沉默了片刻,那股滞涩的气息渐渐散了,烛火也重新稳了下来,我睁开眼,知道这事差不多成了。
这无声的交流挺费劲,能感觉到对方很固执。
兵马们又是劝又是吓,好不容易,那股怨气和冰冷的感觉才慢慢消散了,最后好像传来一声长长的,释然的叹息。
我睁开眼,拿出一叠纸钱和一张“路引”,在蜡烛上点着。
火苗窜起来,纸烧成灰,青烟袅袅上升,仿佛真的带着什么东西走了。我念着送走的咒语,愿他安心上路。
烧完纸,屋里那股压人的阴冷感和被盯着的感觉彻底没了。
李艳君两口子眉头都舒展了,像卸下了大石头,空气都轻松了。
“好了。”我松口气,感觉累得够呛。最后拿出一张“镇宅平安符”,加持了一下,递给李艳君:“把这个贴在家里门框上边或者衣柜顶上,看不见的地方就行,能保家宅平安。”
李家两口子千恩万谢,死活要留我吃饭住宿。
但我心里还惦记着西湖呢,想象中那美丽的湖水,白娘子的传说,夕阳下的雷峰塔,心思早就飞了。
推掉他们的好意,我一个人跑到西湖边。
结果,一看之下,大失所望。湖水是挺大,柳树是挺绿,游船是挺多,但咋看咋觉得跟春城滇池边差不多!
人还多得要命,吵吵嚷嚷的。远处的雷峰塔,看着是挺高,但周围全是游客和小贩,卖东西的吆喝声不断,一点没有想象中那种神秘古老的味儿。
“唉,原来最美的风景都在想象和诗里啊。”我忍不住自嘲地笑了,顿时觉得没啥意思。
掏出手机,首接订了当晚回春城的机票。
这一趟杭州之行,完美的解决了李艳军的问题,结果心心念念的西湖之旅,倒成了个有点搞笑的插曲。
看来,有时候圆满解决了问题,比看到什么美景实在多了。
西湖?也就那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