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卖这么便宜,真的不会出现问题吗?”
在车上,一旁的里昂尤豫着,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在金融交易市场上,有一个不成文的道理:
起点越高,未来的成就就越高。
说实话,无论是一百英镑还是一千英镑,都不符合里昂的心理预期。
更不符合罗宇之前描绘的美好愿景。
其实nft数字藏品可以看成cs游戏的饰品,无论是一百英镑还是一千英镑都是很不错的价格了。
但是,可别忘了——
这是新世纪艺术公司的开山之作。
一个系列、或者一个时代开山之作怎么可能就卖100、1000英镑?
那太荒诞了。
最有纪念意义的作品被卖到这个价格,其他数字藏品的价格还能有多高?
某种程度上已经将接下来作品的上限锁死了。
而且……
说实话,这些钱不光不够请交响乐团的,就连维护平台运营的钱都不够。
搞出这样隆重的架势,却卖出了这么低昂的价格,在刚才短短一个小时内,不少合作伙伴都咨询过这个问题。
罗宇眯着眼睛,小憩。
这两天,可把他忙坏了。
为了统筹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他亲自监督对接交响乐团、律师、平台、艺术家等多方面,累都该累死人了。
之前就提到过画作的交互系统。
在和链桥公司对接的时候,对方提出了这个创新的想法:
在确定技术能力足够实施后,他拍板了这个前世nft数字藏品没有的功能。
本来两三天的时间,无法做到一个完整的平台。
但是——
罗宇加钱了。
加钱当然也不可能直接做到。
但是……可以让链桥公司冒风险。
nft数字藏品原先已经失败过一回了。
世界上有不少类似的平台。
链桥公司所要做的不是打地基,而是满世界的找那些失败了的平台,将符合标准、原先别人打好的地基搬过来。
nft数字藏品就是一个大杂烩。
一股脑给它加功能、加细节、加故事,才能为客户提供“说服力”。
即使这些功能看起来没什么用,但或许这将成为压倒他们购买欲望的最后一根稻草。
听到里昂的询问,罗宇缓缓睁开了眼睛,淡淡地说道:
“这件事之前我们不是已经讨论过了吗?”
“可是……”
里昂显得有些尤豫。
“我们必须要让利,也只有这样才能造成轰动性,话题性。”
没错让利。
为什么比特币能在海外衍变成“全民项目”。
首当其冲的便是让所有人看到了它背后隐藏的“巨大利益”。
因为有了“巨大利益”背书,再加之它的“唯一性”“隐蔽性”,它也慢慢成为了新时代黑产的一部分。
比如说,洗钱、灰色交易,用比特币进行支付的彼彼皆是。
那在比特币之前承担这个职能的是谁?
其中不少在艺术品领域。
只能说,科技的发展让后来者取代了先行者,夺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权柄。
而让利,便是让所有人看到它背后隐藏“巨大利益”的方式。
就象之前说的,从1美元涨到十万美元听起来远远要比五万美元涨到十万美元让人更震撼一些。
按照他们原本的计划,将会全力营销这三百份数字藏品的价格。
可以说,一千万英镑的预算百分之八十都用在了宣传投资上面。
今天这一场新闻发布会,就花费了几十万英镑,接下来这几天投入的钱,只会更多,不会少。
他们要使劲各种办法,炒着三百份数字藏品的价格。
炒价格对于这些艺术品商人算得上是轻车熟路:
为了帮追新人艺术家出道,他们就通过炒价格的方式,抬高新人艺术家的身份。
这是一个技术活儿,但也算得上是专业对口了。
只要将三百份价格炒到巨高的价格,引起关注,哪怕发售数量少,也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让利,不止是给购买者让利,同样是给同行、艺术家让利。
昨天半夜,罗宇半夜去到了荷兰亲自与持有《重生》的艺术家进行沟通。
选择对方的作品,不仅是因为他的名声,而且是他“善交好友”的性格。
他的不少朋友都是业内出名的艺术家,在欧洲各大美院担任教授。
罗宇找他商谈,只要是商谈《重生》“ip”的事情,他表明:
接下来几家艺术公司将这幅作品打造成大型ip。
一开始,兰伯特还以为罗宇是在开玩笑。
但后来……
他认识到了罗宇的认真。
如果只是签合同,谈这件事,罗宇大可不必亲自来一趟。
他着重说的是发售之后对方需要做的事情。
等确认了这些之后,当他回到伦敦,已经是白天了。
可以说,这几天,罗宇恨不得把自己一个人拆成十个人来用。
也只有项目的开始需要这么忙碌,因为前期决定着后期,不容任何差缺,等后面就可以慢慢轻松起来了。
但哪怕是他这样身体素质的铁人,也有些遭不住了。
看着罗宇疲惫的神情,里昂也闭上了嘴巴。
“既然当初选择了你,我会支持你的一切决定。”
“谢谢。”
车辆开向金丝雀码头,到那还有一场小型的新闻发布会,邀请到的都是英国各大权威媒体。
比如《金融时报》、《卫报》、《泰晤士报》、bbc……
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得趁着这个时间抽空休息一会儿。
但天不遂人愿,来电话了。
电话是在金丝雀码头,正在新公司负责监督的理查德。
理查德在电话中一脸兴奋地说:
“发售不到三分钟,三百张画作就已经发售一空了。”
这并不奇怪。
在特拉法尔加广场新闻发布会的预热已经持续了两天,好多有些人都关注到了这件事情。
再加之价格不是很高,短时间内发售一空并不奇怪。
但这也算是个好消息了。
什么是好消息?
平平稳稳地进展顺利就是好消息。
而就在车辆快到达金丝雀广场的时候,里昂突然想起了一个两天前就想问,但一直忘了问的问题:
“对了,罗。你是怎么说服那些老古董在特拉法尔加开新闻发布会的?”
他顿了顿,颇为感慨地继续说道:
“那些老古董可不好打发,不允许在那里开展商业活动,没想到居然松口了。”
话音落下,车辆已经到达了金丝雀码头。
新公司外面,已经围上了密密麻麻、早就收到消息的新闻媒体。
他们的人数、表情看起来格外兴奋,和里昂想象得完全不同:
他们不是收钱了吗?
不应该是那种例行公事、腼典的样子吗?
怎么会象是得到了大消息一样?
或许……
是刚才特拉法尔加广场的新闻发布会已经起到了震惊市场的效果?
里昂高兴地想道。
临推开车门前,罗宇瞥了一眼暗自高兴的里昂,淡淡地反问道:
“谁告诉你……我找那群老古董审批了?”
“我就知道你能做到……”里昂下意识地应和着。
然而,当里昂真正反应过来话中含义时,罗宇的背影早已被蜂拥而上的记者们吞没了。
“等、等等!”
里昂猛地推开车门,声音拔高:
“你刚才说什么?!”
他……
终于明白这些记者眼中的兴奋从何而来了。
那些刚才还显得“可爱”的记者,在他眼中瞬间变得面目可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