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奇奇怪怪梦境日记 > 第33章 深潜记忆与往昔的回响

第33章 深潜记忆与往昔的回响

日期:2月2日,星期三

天气:大雪渐弱,转为细密冰晶,天色灰蒙,积雪反射着惨白的光,整个世界仿佛失去了色彩,只剩下黑白灰的单调交响

梦记:

“灾厄之血”那充满蛊惑与危险的低语,像一枚投入心湖的毒饵,不断荡漾着令人不安的涟漪。它所指出的“它们”的痕迹存在于“镜像集市”与未知“裂缝”,既是一个明确的威胁指向,也像一个黑暗的诱惑,挑动着我去触碰那些我尚未准备好面对的存在。然而,姑婆“理解之心”的告诫言犹在耳,盲目追寻这些痕迹,只会被“灾厄”牵着鼻子走,甚至可能堕入它渴望的毁灭狂欢。

在主动出击与风险之间,我需要更多的信息,更深的根基。既然“终焉符印”的初步掌握让我看到了安全接触钥匙本质的可能,那么,在进一步尝试之前,我决定先进行一次对自身 “记忆根基” 的深度梳理与强化。我需要更牢固地锚定“我是谁”,才能更好地驾驭“我拥有什么”,尤其是像“灾厄”这样危险的力量。

今夜,我再次主动连接了那浩瀚无边的 “记忆回廊” 。但这一次,我的目的并非寻找特定的书籍或咨询管理员,而是进行一场纯粹个人的、深入的 “记忆潜航” 。我要回归那些构成我人格核心的、未被任何超自然力量影响的、最原始也最坚实的早期记忆,从中汲取力量,巩固心防。

回廊依旧寂静无声,唯有无数书脊散发出的微光,如同星辰般点缀着无尽的黑暗。我没有在代表近期离奇经历的c区过多停留,而是凭着本能的感觉,向着更深处、标识着更早年代的a区、b区漫游。

这里的书架更加古朴,散发着童年特有的、混合着阳光、尘土和糖果纸的气味。我停在一个标注着模糊童年符号的书架前,抽出了一本封面是温暖鹅黄色的、厚实的记忆之书。书名为《最初的港湾:家》。

翻开书页,不再是快速流动的信息流,而是沉浸式的场景重现:

我沉浸在这样纯粹而温暖的记忆细节中,任由它们冲刷着近日来积压的恐惧、困惑与疲惫。每一个感官细节——气味、触感、声音、温度——都如此真实,如此有力地 reaffirg 着我作为“人”的根基。这些记忆,是我对抗虚无与疯狂的最坚实堡垒。

然而,就在我深度链接这些美好记忆,意识最为放松也最为敏锐的时刻,一丝不协调的、冰冷的震颤,如同唱片上的划痕,突然出现在这温暖的乐章中。

它并非来自我正沉浸的童年记忆本身,而是来自……存放这些记忆的书架后方?或者说,是来自与这些核心记忆紧密相邻的、某个我之前从未注意或无法触及的 “隐藏夹层” ?

一种强烈的直觉驱使着我。我小心翼翼地退出沉浸状态,将意识聚焦于那丝冰冷的震颤来源。我用手(意念之手)轻轻拂开那本《最初的港湾》所在的书架,手指触碰到后面冰冷而粗糙的石质墙壁(回廊的原始结构)。但就在那里,我感觉到了一条极其细微的、几乎与岩石纹理融为一体的 “缝隙”。

这缝隙,并非物理存在,更像是一种认知上的盲点,一种被某种力量(是我自身的潜意识防御?还是外来的干预?)巧妙遮蔽起来的区域。

我尝试用“根源”特质去感知其存在根基,用“时之尘沙”去探查其时间封痕,甚至用刚刚领悟的“终焉符印”的“揭示”面去轻轻触碰。

缝隙微微荡漾,如同水波。一段被严密封存、甚至可能被我自身主动遗忘的 “记忆回响” ,如同沉船中的密封信笺,缓缓浮出意识的水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段被尘封的记忆回响,信息量巨大!

1 我在幼年时就曾无意中窥见过姑婆与那神秘“黑袍人”的密谈!

2 他们提到了“帷幕”(是指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屏障吗?)、“守夜人”(是姑婆和黑袍人所属的组织或身份?)、“它们”的渗透!

3 姑婆当时就已经在积极准备,想要为“后来者”(就是我!)留下“路标”(是否包括笔记本、卷轴、笔,乃至“银痕影符”?)!

4 这段记忆之后被某种力量(是姑婆?是我自身的保护机制?还是那黑袍人?)刻意模糊甚至封存了!

这个发现,瞬间将我早期看似平凡的童年与如今光怪陆离的经历连接了起来!我并非偶然被卷入,或许,从我出生那一刻起,甚至更早,我就已经被置身于这张跨越时空的大网之中。

醒后感:

在冰雪渐渐止息的寂静中醒来,内心却如同刚刚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海啸。窗外的世界被单调的灰白统治,一如我此刻复杂难言的心绪——温暖回忆的慰藉与冰冷真相的冲击交织在一起。

那段被隐藏的童年记忆,像一块缺失已久的拼图,猛地嵌入了我人生的版图。它解释了太多,也带来了更多的疑问。“守夜人”、“帷幕”、“路标”……这些词汇背后,是一个远比我想象中更加组织化、也更加漫长的对抗。

我走到窗边,冰冷的玻璃触感让我打了个寒颤。姑婆的形象,从一个孤独的守护者,变得更加立体,也更加沉重。她并非孤军奋战,但她所承担的压力与抉择,远超我之前的想象。

打开笔记本,我怀着一种近乎考古学家般的严谨,将记忆潜航中感受到的温暖细节、发现隐藏缝隙的过程、以及那段关键的记忆回响内容,尽可能详尽地记录下来。

今天的旁注,着重于对新发现线索的整合与对过往认知的修正:

“探索报告:进行深度‘记忆潜航’,成功锚定核心积极记忆以巩固心防。意外发现并解锁早期隐藏记忆节点,揭示关键历史信息。”

“核心发现:1、确认幼年曾目睹姑婆与‘黑袍人’(与‘回声窃贼’背后存在特征高度吻合)密谈。姑婆与黑袍人所属组织/身份)、‘路标’(姑婆遗留物统称)。3、证实当前局势为长期对抗‘它们’渗透的一部分,主体身世与卷入非偶然。”

“认知修正:姑婆形象从‘孤独继承者’修正为‘守夜人组织成员/积极行动者’。其遗留物(笔记本、卷轴、笔、符印)统称为‘路标’,旨在引导后来者。”

“后续方向:1、整合新获知的身份信息(‘后来者’、‘守夜人’关联),重新评估自身定位与使命。2、尝试通过已知‘路标’(尤其是银痕)寻找与‘守夜人’或‘黑袍人’联系的潜在方式。3、‘帷幕’状态需纳入对现实稳定性的长期监控指标。”

合上笔记本,窗外冰晶敲打玻璃的细碎声响,仿佛无数往昔的密语在轻声叩问。第三十三天,我在记忆的深海中打捞起沉重的锚链,它将我更加牢固地系于这场跨越时空的守望之战。童年的帷幕已然揭开一角,显露出其后恢弘而残酷的棋局。我知道,从今往后,我的每一步,不仅关乎自身的存亡,更关乎着姑婆乃至无数“守夜人”所守护的那道摇摇欲坠的“帷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