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着那身标志性的长袍,银白色的须发在从窗户透进的阳光下仿佛闪着微光。
校长缓步走了进来,半月形眼镜后的蓝眼睛先是扫过面露茫然的卢克,然后落在一旁神色凝重的卡尔森教授身上。
“阿不思。”
卡尔森教授站起身,微微颔首。
他脸上的线条依旧紧绷,但在校长面前,收起了自己独有的咄咄逼人感。
“奎尔,我的老伙计。“
邓布利多微笑着回应,目光在两人之间流转。
“看来我打扰了场重要的谈话?很抱歉我来的不是时候。”
他语气轻松,象是在谈论天气。
“邓布利多校长,现在我们遇上麻烦了。”
卡尔森教授没有绕圈子,直接切入正题,语气严肃。
“课堂上出了点意外,德维尔先生面对幻形怪时,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
他斟酌着用词。
“幻形怪没有变成任何具体形象,而是引发了一种黑暗。一种能吞噬光线声音,甚至是存在感的黑暗,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情况。“
邓布利多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他走到卢克床边,慈祥地看着他。
“纯粹的暗?听起来确实非同寻常。卢克,你当时感觉如何?”
他的声音很平静,要不是简介的提示,卢克几乎要以为这位伟大的巫师已经在对自己使用魔法。
靠在枕头上,年轻的巫师学徒感受着两位长者的注视,内心压力也控制不住地大了起来。
他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唇,重复了之前对卡尔森教授说过的话。
“我感觉一切都消失了,校长。很冷,很空,好象我自己也要不见了。,,“继续说,把你能回忆起来的每一个细节都告诉我。””我明白了,校长,那我从头开始说。“
“首先是柜门打开时——”
邓布利多认真地听着,不时轻轻点头,他的眼神专注而包容,没有一丝怀疑,这让卢克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点点。
“那种黑暗,有什么具体特征吗?奎尔?”
在卢克说完自己的记忆后,邓布利多转向卡尔森教授,开始询问细节,问题非常精准。
“持续了多久?除了视觉和体感,有没有感受到别的魔法,你驱散幻形怪时,阻力又如何?我知道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幻形怪会拥有本身不可能有的力量。”
卡尔森教授双臂环抱,回忆着当时的场景。
“持续时间很短,大概三到四秒,好吧其实我也没法判断,这个最好是咨询教室里的版画。就象我说的那样,时间都被吞噬了。”
“你当时能动,但是没有在第一时间就阻止?以你的经验不该犯下这种失误才对。”
“因为我尤豫了,我担心一旦开始施法,幻形怪的对象就会变成我,阿不思,你知道我最害怕的是什么,没人想看到他出现。“
“我明白。”
邓布利多若有所思地摸着长长的银白色胡须,眼神变得深邃。
“让我回忆一下你们两个说的事情,嗯,对于这次事件,亲历者的描述非常有趣,或许我该再找个学生问一问。“
他象是在自言自语,又象是在与卡尔森教授探讨。
接着,邓布利多又转向卢克,但他的问题却出乎卢克的意料:“卢克,在那片黑暗里,除了冰冷和虚无,你有没有听到什么特别的声音?或者,有没有一瞬间,闪过某个非常短暂、模糊的印象?哪怕是一个颜色,一个型状,或者一种气味?“
卢克里猛地一跳。那个孩的声。
“坚持住。”
他差点脱口而出,但硬生生忍住了。
卢克不能确定那声音是真实存在于黑暗中的,还是自己濒临崩溃时的幻觉,更无法解释其来源。
甚至有可能,是在场的某位学生说的。
他尤豫了一下,最终决定不隐瞒这一点,低声说:“校长,我听到有人对我说话了。”
“什么话?””坚持住。”
“就这一句?”
“就这一句。”
邓布利多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但卢克坚持着自己的说法,何况他本身没有撒谎。
几秒后,邓布利多缓缓点头,没有再追问下去。
“卢克,我记得你很喜欢研究各种食材。在你看来,最难以处理的食材特性是什么?
是过于强烈的味道,难以把握的火候,还是某种内在的、难以调和的矛盾性?“
这个问题让卢克和卡尔森教授都愣了一下。
卢克虽然疑惑,但还是认真思考后回答:“大概是虚无吧,校长。我知道有些食材看上去不错,但经过烹饪后,所有的风味都流失了,只剩下空洞的口感和乏味,就象就象什么都没吃过一样。”
他下意识地用上了刚才的体验来做比喻,很难说是不是受到了刚刚事件的影响。
邓布利多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轻轻拍了拍卢克的手背。
“个非常深刻的见解,卢克。虚,确实是最难以调味去填补的空。”
邓布利多看上去很高兴,似乎刚刚验证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然后,邓布利多做了一件让卢克更意外的事。
他开始重复询问之前问过卡尔森教授的细节,但这次是面向卢克。
“卡尔森教授说黑暗持续了大约三到四秒,你觉得呢?是从幻形怪扑过来就开始计算,还是中间有一个过程?温度是瞬间降低的,还是逐渐变化的?“
卢克被迫再次回忆那可怕的几秒钟,但毕竟现在不再是身处原地,再加之有邓布利多的引导。
卢克已经能够很冷静地去分析那些细节。他仔细回忆着,补充了一些卡尔森教授可能没注意到的细微感受,当然,卢克没法说这些不是自己的幻觉或者臆想。
邓布利多听得非常认真,不时点头,仿佛卢克的每一句描述都至关重要。
“对了,卢克。”
谈话间隙,邓布利多看似不经意地说道。
“奎尔之所以会答应我来霍格沃茨执教,某种程度上,或许是因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