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小知青要回城,开局先抢金手指! > 第124章 成绩?

第124章 成绩?

时夏回到小屋,晃晃脑袋,把情绪甩开。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上午的时候,她和周红梅在供销社、邮局这些人多的地方转悠,也零星听到些关于“作风大案”的议论,但都流于表面,没人确切知道涉案人员是谁、来自哪里,更没人提及朝阳大队。

可见这事上头捂得严实,消息被官方严格控制住。

既然探听不到更深的内幕,那就不费那个心思。

时夏不再试图去纠结叶皎月事件的细节,专心对付起碗里的饭菜。

吃完后,她收拾干净,坐在炉子前翻看淘来的旧医书。

她现在除非必要,都在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减少下意识对空间的依赖,尽量象个普通人一样生活。

等到快天黑时,时夏拎着那条五花肉,去了闻晏家。

闻晏对她一如往常,接过猪肉自然地拿去处理,盛饭、夹菜,神态自若。

时夏莫名松一口气。

时间倏忽而过,到了公布高考成绩的日子。

一大早,朝阳大队的考生们集合出发去县城。

大队没有再派车,实在是连日积雪初融又上冻,路面冰滑难行,拖拉机牛车都极易打滑出事,只能靠双腿走着去。

时夏和周红梅挽着手走在队伍里,脚下不时打滑,互相搀扶着才能稳住。

队伍拉得老长,气氛凝重,连一向叽叽喳喳的周红梅都不说话。

闻晏没有跟知青们走在一起,而是和村里几个同样参加了高考的年轻后生走在一处,低声交谈着什么。

时夏的目光扫过前面男知青的队伍,看到傅行舟。

他那只受伤的右手已经痊愈,依旧是那副冷峻矜持的模样。

队伍末尾还有形单影只的秦子昂。他独自走着,神情疏离。

时夏想到原书里,秦子昂考上跟叶皎月同城的一所大学,回城后没多久,秦家得以平反。以后在叶皎月的男人里面,他有着数一数二的家世。

更让她有些惊讶的是,这一次聚众事件,他没有参与,阴差阳错,逃过一劫……

这让她再次清淅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轨迹,确实已经不同了。

走到县教育组大院时,已是日上三竿。

外墙前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

几张醒目的红榜高高贴着,最上方醒目标注的“参加体检分数线:280分”,下面是密密麻麻的名字和分数。

红纸前,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得水泄不通,后面的人拼命踮着脚,伸长脖子,努力查找自己的名字。

有的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有的人脸色煞白,失魂落魄地挤出人群;还有的人不敢置信地反复核对,手指颤斗。

时夏和周红梅也挤在人群中。

周红梅紧张得手心全是汗,紧紧攥着时夏的骼膊。

时夏心里也有些打鼓,她对自己的发挥有底,可不到亲眼看见结果,总归是不踏实。

她目光快速扫过……终于,在榜单中上的位置,她看到了。

时夏,总分387分。

远超分数线一大截!

“啊!”

周红梅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时夏!我过了!我过了!285分!我过线了!”

她抱着时夏又蹦又跳。

时夏用力回抱她:“太好了!红梅!”

激动过后,时夏抬头在榜单最前列查找,果然看到,闻晏,总分478分。

真不愧是他!

很快,闻晏考了全地区最高分的消息就在人群中传开。

同村的几个年轻人围着闻晏,兴奋地拍着他的肩膀,与有荣焉。

连一些不认识的人也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赵文斌等知青也纷纷凑过去道贺。

这还不算完。

公社和县里的领导竟然亲自来到朝阳大队,在大队部举行简单的表彰会。

当着全村人和所有知青的面,宣读表彰决定,赞扬闻晏同志为公社和县里争光。

除了颁发一张写着“勇攀高峰”字样的奖状外,还当场奖励五十元现金。

时夏站在人群中,看着台上那个清瘦的身影,他的目光穿越人群,在她脸上停留一瞬。

她心里为闻晏感到高兴,他的未来,注定是与他们不同的、更加广阔的天地。

而她自己,也终于踏上通往新生活的阶梯。

从县城看完成绩回来,时夏躲在小屋看书打发时间。

周红梅偷偷找到时夏抱怨:“我在屋里都躲得发霉了!没考上的那几个,虽然嘴上不说,但那眼神……唉,看得我心里发毛,好象我抢了他们机会似的。”

时夏握了握她的手,无声安慰。

这次高考准备时间实在太仓促,虽然她贡献了资料,但有些知青丢下书本太久,基础薄弱,终究是没能跨过那道门坎。

知青点里,最终确定过体检线的,周红梅、孙曼丽、赵文斌、傅行舟,以及已经离开的徐元,还有另外一男一女两个知青,一共七人。

剩下的几个知青,当初希望有多大,此刻的失望和迷茫就有多深,难免对考上的同伴生出几分幽怨和疏离。

他们还要继续留在这片黑土地上,看不到明确的未来,这种煎熬可想而知。

——

由于交通不便,录取批量不同,通知书到达的时间有先后。

在焦灼的等待中,邮递员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朝阳大队。

时夏的录取通知书来的不早不晚,恰好跟闻晏一起到。

闻晏是华清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而时夏的是京城中医学院,中医学系。

她小心地拆开信封,取出里面的录取通知书。

通知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印着毛体“京城中医学院”字样和校徽。

打开内页:

学生 时夏

你已被录取到我校 中医学 系(专业)学习。请于 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日 至 二月二十五日,凭本通知到校报到。

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日……

时夏在心里默念一遍这个日期。

是在春节之后。

通知书下面还有一张打印的注意事项,提醒需要携带户口迁移证、粮食关系转移证等材料,以及“……新生赴校路费,由国家负担。入学后,食宿、学杂费用均由学校负责……”

她将这张薄薄却又无比沉重的纸看了又看,这才抬头,正好对上闻晏看过来的目光,他手里也拿着他那份华清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恭喜。”闻晏说。

时夏笑笑:“也恭喜你。”

又问他:“你什么时候开学?”

闻晏将录取通知书递到她眼前,示意给她看:“二月二十五日。”时间上相差无几。

他轻声询问:“到时候我们一起去?”

时夏点点头,随即想起一个更实际的问题,微微蹙眉:“那……芳芳怎么办?你这一去京城,她的户口不在京城,恐怕不好跟着去吧?”

“芳芳暂时留在村里。”

“留在村里?她一个人……”她实在不放心一个小姑娘独自生活。

“不是一个人。”闻晏解释道,“我已经和大队长说好了,让她在大队长家住着,每个月我会给她寄足够的生活费和粮食票,拜托他们家照顾芳芳的日常起居,芳芳很懂事,也能帮着王大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等以后政策松动,或许有别的办法让她也去京城。”

关于他那个一团糟的原生家庭许家,闻晏连提都没提。

许家如今死的死,散的散,坐牢的坐牢,唯一剩下的那个四叔性格懦弱,自身难保。

他早已彻底斩断与那个原生家庭的纠缠,也杜绝他们再来沾染自己和妹妹的可能。

时夏想,大队长和王大婶,家风正派。有他们照看着,加之闻晏经济上的支持,闻芳留在村里也算稳妥。

“这样安排……挺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