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圣化身论道,虽只是意念层面的短暂交锋,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涟漪扩散,悄然改变着云逸在洪荒顶层格局中的微妙位置。诸圣反应各异,老子无为,元始审视,女娲欣慰,西方觊觎,而其中,与通天教主的关系,却因此次论道,反而变得愈发密切起来。
通天教主性情豪爽,最喜有教无类,欣赏那些敢于打破常规、追寻自身之道的生灵。云逸那“情理相济”、“不拘一格”的论道之言,尤其是关于“生机之序”与阵法创新的见解,深合其“截取一线生机”的教义精髓,让他大有引为知己之感。
论道之后不过数日,一道爽朗的笑声便跨越无尽海域,直接在闲云屿上空响起:“云逸小友,可有闲暇,来我金鳌岛饮杯清茶,论论大道?”
正是通天教主的声音,并非意念传音,而是直接邀约,显得格外亲切随意。
云逸闻声,亦是会心一笑。他对于这位性情率真、敢于为门下弟子抗争天命的截教之主,也颇有好感。当即回应道:“圣人相邀,晚辈荣幸之至,这便前来。”
他并未带太多随从,只与小墟交代一声,便一步踏出,身形融入虚空,再出现时,已是在那波涛万顷的东海之上,前方一座被万仙气象笼罩、煞气与生机并存的巨大仙岛——金鳌岛已然在望。
无需通传,岛外阵法自然分开一条通道,云逸从容而入。只见岛上奇峰林立,飞瀑流泉,无数截教弟子或于山间演练神通,或于洞府静坐悟道,或三五一簇辩论道法,气氛热烈而自由,与昆仑山玉虚宫的肃穆井然截然不同。
碧游宫前,通天教主并未端坐大殿,而是随意地坐在一株虬结如龙的古松之下,面前摆着一方石桌,两只玉杯,一壶氤氲着道韵的清茶。他见云逸到来,笑着招手:“小友快来,尝尝我这新采的‘碧游春’。”
云逸上前,依礼坐下,品了一口那灵茶,只觉一股盎然生机与凛冽道意直冲识海,令人精神一振,赞道:“好茶!内含生机剑意,非圣人手段不能为之。”
通天教主哈哈大笑,甚是得意:“此茶乃我以剑气滋养万年方得,独此一家!小友喜欢便多饮几杯。”他性情便是如此,对自己欣赏之人,从不摆圣人架子。
寒暄过后,话题自然转向大道。通天教主放下茶杯,目光灼灼地看向云逸:“那日论道,小友提及‘生机之序’,深得吾心。吾立截教,取的便是那遁去的一,争的便是那一线生机。然天道无常,天机难测,小友以为,这‘截取天机’与‘一线生机’,究竟是何关系?又如何把握?”
这正是截教教义的核心,也是封神之劫中,截教最终败亡的症结所在。通天教主此刻拿出来与云逸探讨,显是将其视为可深度论道之人。
云逸神色一肃,知道此问关乎重大。他沉思片刻,缓缓道:“圣人之问,直指根本。晚辈浅见, ‘天机’如同江河奔流,大势磅礴,有其既定轨迹,此乃‘天命’;而‘一线生机’,则如同江中潜流、岸边回旋,是那大势之下,因万物互动、因果纠缠而产生的细微变数与可能。”
他顿了顿,组织语言:“‘截取天机’,并非逆天而行,强行改变江河走向,那是取死之道。而是要以大智慧、大勇气,于那奔流之中,敏锐地洞察到那些潜流与回旋,顺势而为,借力打力,于不可能中开辟可能。正如圣人阵法,并非凭空创造,而是引动天地之力,加以引导、变化,化天地之力为己用。”
通天教主听得目光发亮,连连点头:“说下去!”
“至于如何把握,”云逸继续道,“关键在于‘洞察’与‘抉择’。需明大势,知天命不可违之处;也需察细微,见生机潜伏之所。更重要的是,要有承担抉择后果的勇气与实力。截取一线生机,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因果,若自身根基不稳,实力不济,即便看到了生机,也可能无力抓住,反遭其噬。”
他这番话,既肯定了“截取天机”的合理性,也点出了其伴随的风险与对自身实力的要求,隐隐暗指了原定命运中截教败亡的某些原因——门下弟子良莠不齐,因果缠身,最终拖累了整个教派。
通天教主何等人物,自然听出了云逸的弦外之音。他沉默了片刻,脸上狂放不羁的神色稍敛,叹了口气:“小友此言,如醍醐灌顶。吾亦知门下品类繁杂,因果深重。然天道之下,万物皆有一线之机,吾既立此教,便当有教无类,予众生一个机会。至于未来祸福……唉,或许亦是天命使然。”
话语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执拗。他明知风险,却依旧不愿放弃自己的理念。
云逸心中暗叹,知道这是通天教主的道心根本,难以动摇。他不再就此深言,转而道:“圣人慈悲,予众生机缘,此乃大功德。然,或许可在‘予机’之外,更重‘引导’与‘筛选’。譬如阵法,需有核心阵眼主导,方能发挥最大威力,而非所有材料皆可置于核心。教派运转,或亦可借鉴此理。”
他这是在委婉地建议通天教主加强对核心弟子的培养与对门下行为的约束,建立更有效的管理体系,而非完全放任自流。
通天教主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抚掌道:“妙!小友以阵法喻教,别开生面!吾那万仙阵,或许正缺了一个真正的‘核心’!看来日后,还需多多梳理一番。”
两人就“截取天机”、“一线生机”、“教派管理”、“阵法创新”等话题,深入探讨,越谈越是投机。通天教主对云逸那融合了现代管理思维与洪荒实际的观点大感兴趣,而云逸也从通天那里学到了许多关于杀伐剑道、阵法极致的精妙见解。
此番深交,持续了数日。云逸离去时,通天教主亲自送至岛外,赠予他一枚刻画着青萍剑印记的玉符,言道:“小友日后若遇难处,或想来碧游宫论道,凭此符便可直入金鳌岛。”
这已是非同一般的认可与友谊。
返回闲云屿后,小墟看着云逸手中那枚剑气内敛的玉符,银眸中数据流平静:“目标个体‘通天教主’,友好度大幅提升。获取其核心教义部分数据,对完善‘情理之道’中应对‘变数’与‘风险’模块有积极影响。与截教阵营关系度提升至‘高度友善’。”
云逸摩挲着玉符,心中明了。与通天教主的深交,不仅赢得了一位圣人的友谊,更让他对洪荒顶层的博弈、对“生机”与“风险”的把握,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份关系,将成为他未来布局中,一枚重要的棋子。而通过影响通天教主,或许也能为那场注定的杀劫,带来一丝微妙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