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通天教主在金鳌岛碧游宫一番深谈,奠定了两者之间高度友善的基调,云逸在洪荒圣人层面的关系网络再添重要一环。然而,并非所有圣人都如通天般欣赏他那“情理之道”与闲云阁海纳百川的模式。昆仑山玉虚宫的那位,自论道之后,便一直保持着一种审慎的沉默。
但元始天尊终究是圣人,执棋洪荒,算计深远。他不会因个人好恶而轻易落子。在云逸与通天深交、闲云阁势力稳步扩张的这段时间里,玉虚宫的目光从未真正离开过海外那座仙岛。
这一日,玉虚宫内,清气缭绕,道韵天成。元始天尊端坐云床,双眸开阖间似有宇宙生灭。下方,广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等几位核心弟子肃立。
广成子上前一步,禀报道:“老师,那闲云阁云逸,近日与通天师叔往来密切,曾于金鳌岛论道数日。其阁内势力依旧在扩张,情报网络遍及四海,交易体系更是将龙族、部分妖族乃至巫族残部都牵扯其中。虽未见其有为恶之举,但长此以往,恐成尾大不掉之势,干扰天道秩序。是否需加以警示或……”
他话语未尽,但意思明显,是建议元始天尊对闲云阁施加压力,限制其发展。
元始天尊神色平静,无喜无怒,只是淡淡道:“尔等观那闲云阁,行事准则为何?”
赤精子沉吟道:“回老师,据弟子观察,其阁主云逸,虽行事不拘常理,却似有自身底线。于人族,多有点化护持之功,三皇皆与其有善缘;于外族,虽广有接触,却未见其主动挑起纷争,反而在涿鹿之战中,有暗中救助平民、削弱战祸之举。其阁内规矩森严,严禁无故伤生,看似……超然物外。”
玉鼎真人也补充道:“且其阁主之道,名为‘情理’,虽与吾玉清正道有所不同,却亦非魔道。论道之时,其对‘秩序’亦有独到见解,认为‘生机之序’亦是秩序一种。其实力虽仅地仙,然道境奇特,更兼与天道关联莫测,不可等闲视之。”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目光仿佛穿透了玉虚宫壁,看到了那海外仙岛上的景象,看到了云逸与小墟之间那独特的羁绊,也看到了闲云阁那庞大却有序运转的网络。
他缓缓开口,声音恢弘而淡漠:“天道之下,有序亦有变。那云逸,虽非吾道中人,然其行止,尚未逾越底线。其阁势虽成,却未行逆天之举,反在某种程度上,维系了部分区域的平衡,减少了无谓杀孽。”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弟子:“吾等立教,顺天应人,维护的是洪荒大秩序,而非一教一派之私规。那闲云阁,聚拢散修,安抚遗族,流通资源,于大局而言,未必是害。若因其不遵吾玉清礼法,便强行打压,岂非落了下乘,显得吾玉虚宫气量狭小?”
广成子等人闻言,皆是一怔,随即躬身道:“老师圣明。”
元始天尊继续道:“况且,此子与天道牵连甚深,其存在本身,或许亦是天机一环。通天与其交好,女娲对其认可,西方亦在观望。吾等若贸然出手,恐引动圣人间不必要的纷争,于大局不利。”
他做出了决断:“既已成气候,且不主动为恶,便暂且由他。只需密切关注,确保其不偏离正轨,不干扰吾等布局即可。
这番话语,清晰地表明了元始天尊的态度:他对闲云阁的存在并不满意,但基于现实考量——闲云阁并未触犯其核心利益(如干扰其封神布局、传播邪道等),且实力与关系网已不容小觑,强行打压成本过高,收益不明——他选择了暂时默许,静观其变。这是一种基于理智与算计的妥协,而非认同。
“广成子。”元始天尊吩咐道,“日后与那闲云阁打交道,需持礼,但亦需保持距离。可进行有限度的物资交易或信息交换,但不得深交,更不可让其介入吾阐教内部事务。”
“是,老师。”广成子凛然遵命。
自此,玉虚宫对闲云阁的策略定下基调:有限接触,严密监控,默许存在。
这份“妥协”的信号,很快便通过某种隐秘的渠道,被云逸所感知。或许是元始天尊并未刻意掩盖其意志,又或许是小墟通过天道层面的细微变化捕捉到了这一信息。
万象殿内,云逸得知此讯,并无意外,反而松了口气。他深知元始天尊的性情与理念,能换来对方的“默许”而非“敌视”,已是最好的结果。这意味着闲云阁真正在洪荒顶层立足,获得了所有圣人的“官方认证”(无论是欣赏、默许还是觊觎),拥有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元始圣人重秩序,讲规矩。我闲云阁虽不循其礼法,但行事有度,不主动为恶,这便是我们能与之共存的基础。”云逸对身旁的小墟分析道,“他的妥协,是基于利弊权衡,而非理念认同。所以,我们日后与阐教打交道,仍需谨慎,保持距离,尤其不能触及封神等相关核心布局。”
小墟银眸中数据流转,平静地更新着数据库:“目标个体‘元始天尊’威胁等级下调。关系状态更新为:‘警惕性默许’。建议:维持现有行为模式,避免触发其‘秩序’底线。”
云逸点头。元始的妥协,为他扫清了最后一道来自圣人层面的潜在明面障碍。从此,闲云阁可以更加从容地发展自身,积蓄力量,而无需时刻担心来自玉虚宫的雷霆之怒。
圣人们的目光依旧高悬,棋局仍在继续。但云逸知道,自己已然在这棋盘上,为自己和闲云阁,争得了一席相对安稳的之地。接下来,便是如何在这默许与注视下,更快地提升实力,以应对那棋盘之外,更为浩瀚也更为危险的未知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