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缓缓转过身。
看着跪在下面,浑身抖得象筛糠一样的儿子,眼神里终于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
“起来吧。”
声音比刚才软了些,象是长辈对还算得用的晚辈,那种带着些许安抚的语调。
这话听在朱棣耳朵里,简直如同仙乐。
“此事关系太大,牵扯必广。”朱元璋踱到他面前,垂眼看着他,“如今这朝堂之上,文官结党,武将各有心思,宗室也未必干净。咱,能信得过的,也就是你了。”
一句话,像道暖流,瞬间涌遍朱棣全身。
“咱,能信得过的,也就是你了。”
这几个字,比赏他万两黄金、加封万户侯,都让他热血沸腾!
“你要牢牢记住,”朱元璋的语气又严肃起来,“在咱下令收网之前,东南这潭水,面上不能起一丝波纹。你要人手,应天都司的精锐随你调用。你要银钱,咱准你动用燕藩府库。魏国公那边,他会全力助你。”
“但从今日起,此事天知,地知,你知,咱知。”
朱元璋微微俯身,声音压得极低:
“若是在收网之前,有第三个人,从不该知道的地方嗅到了风声……”
话没说完,只是静静看着他。
但那没吐出来的后半句,比任何厉声斥责都让朱棣胆寒。
“儿臣明白!儿臣明白!请父皇放心!儿臣会把这事烂在肚子里,绝不敢漏出半个字!”
朱棣磕头如捣蒜,声音都喊得变了调。
“去吧。”朱元璋挥挥手,直起身,又恢复了帝王的淡漠,“咱,等你的消息。”
“儿臣……遵旨!儿臣告退!”
朱棣弓着腰,像只被驯服了的豹子,小心翼翼地退出了偏殿。
当他再次踏入应天冬夜刺骨的寒风中时,猛地打了个激灵。
但这一次,他感觉眼前的世界全变了。
来时的路,阴冷、黑暗,每一步都走得提心吊胆,满心是对父皇深不可测的恐惧。
而回去的这条路,在他眼里却仿佛燃着一团火,一团烧得他这身征战多年的骨头都滚烫起来的烈火!
……
夜已经很深了。
年关将至,愈发忙碌,日子就在这纷繁的忙碌中悄然流逝。
暖阁里静得吓人,只听得见烛台上跳跃的火苗,偶尔发出细微的噼啪声。
朱元璋独自坐在烛光摇曳的暗影里。
宽大的御案上,奏章堆积如山。
黄封的是各部院例行公事,白本是言官们的谏言,最上头那几份用黑线扎紧、烙着火漆印的,则是锦衣卫的密报。
南方官员上报政绩,字里行间满是对新政的不满;北方将领陈兵边境,言辞中透着戍边的决心。
他一份份翻阅,一字字批复,不敢有丝毫懈迨。
他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日子,习惯了政务的繁冗,习惯了在各种利害间权衡,习惯了为这个王朝的将来耗尽心血。
直到毛骧的身影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暖阁门外。
毛骧的脚步极轻,但朱元璋还是立刻察觉了。
“什么事?”皇帝并未抬头,声音在空旷的殿内显得沉稳有力。
“陛下,”毛骧压低嗓音,带着几分凝重,“永平送来加急军报。”
朱元璋正欲落笔的朱砂笔微微一顿。
永平。
北疆重镇,抵御残元势力的要害之地。
“递上来。”
他的声音依旧平静,但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已悄然流露。
毛骧躬身趋前,双手捧着一只被汗渍尘土染得发黑的皮筒,轻轻置于御案之上。
朱元璋缓缓抽出筒中厚麻纸写就的军报,展开。
字迹刚劲,是边关将领特有的笔力,但字里行间透出的不再是往日的从容,而是战事吃紧的焦灼。
永平守将在报中详陈:几日前,残元将领完者不花、乃儿不花率部进犯。
说起这乃儿不花,并非生面孔,他曾归降大明,官至大同附近的官山卫指挥同知,如今竟调转枪头与完者不花一同来犯,着实可恨。
交战之初,守将刘广亲临战阵,率部奋勇抵抗,奈何敌军势大,刘广力战殉国,永平防务顿时吃紧。
所幸朝廷早先体恤边关将士辛劳,已将军饷加倍发放,使将士们得以安心过年,家中老小亦妥善安置。
正因后顾无忧,将士们才能在敌军的猛攻下死守城池,未让永平轻易陷落。
朱元璋阅罢战事奏报,眉头微蹙,既痛惜刘广之死,亦愤慨于乃儿不花的背信。
他默然持着军报,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纸页。
毛骧垂手侍立,大气不敢出,分明感受到天子胸中翻涌的复杂心绪。
然而朱元璋的思绪已飘向另一份刚刚送抵的锦衣卫密报。
密报中所书,令人震怒。
当边关将士为保大明江山浴血奋战之时,竟有江南商贾暗中资敌!
密报详述了这些商人的行径:他们通过种种隐秘途径,将大批粮秣、布匹、铁器运往残元控制之地,换取金银珠宝,全然不顾这些物资正被用来武装大明的敌人。
这是何等鲜明的对比!
一边是将士们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家眷在后方得朝廷照料,安居度日;
另一边却是这些奸商,为了一己私利,资助于王朝安危有碍的残元势力,将将士们的牺牲视若无物!
一边是忠勇将士用生命守护疆土;一边是无耻商贾暗中通敌,为江山社稷埋下祸根!
“哼……”
一声蕴含着滔天怒火的冷哼,从朱元璋喉间溢出。
为一己私利,竟敢通敌叛国!
一股难以遏制的狂暴怒意,如沉睡的火山骤然喷发,瞬间席卷全身!
朱元璋猛地从龙椅上起身!
动作之疾,带翻了身后的笔架,狼毫朱笔滚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
但他浑然不觉。
他死死攥着永平军报与锦衣卫密报,手背上青筋暴起!
朱元璋并非因永平战事失利而震怒,将士们已竭尽全力。
他也并非苛责刘广殉国,刘广的忠诚与牺牲当受旌表。
他怒的是那些利欲熏心、通敌叛国的江南奸商!
“砰!!!”
朱元璋用尽全身力气,将两份文书狠狠摔在冰冷空旷的金砖地上!
“国难当头,竟有奸商通敌!!”
他的声音再不复平日沉稳,而是惊雷般饱含着凛冽杀意的怒吼!
“将士们在前线拼死血战,家眷在后方盼儿归来,而这帮奸商却拿着我大明的物资,去资养我们的死敌!将家国安危置于何地!”
“不忠!不义!罪该万死!”
“当诛!!!”
最后两字如两口锋锐的宝剑,狠狠劈在这座象征帝国权柄的殿宇之中,馀音久久不绝。
毛骧大气都不敢出。
他追随朱元璋多年,深知这位开国皇帝的铁血手腕,却从未见过陛下因奸商通敌而迸发出如此骇人的雷霆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