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完了奥斯曼帝国军队之后,那名参谋又拿起手里的指挥棒对着墙上悬挂着的地图说道:“元帅阁下,各位请看,我们的盟友俄罗斯军队此次兵分两路,分别从乌克兰地区和高加索地区一路南下,但是由于高加索地区恶劣的地形地势,很难支撑起大规模的兵团作战,所以俄国人将此次进攻的主力放在了比萨拉比亚地区。”
“而我军不管是科洛雷多将军率领的东路军,还是目前我部所属的中路军,受限于迪纳拉山脉地形地势,进军速度有限。”那名参谋继续说道:“诺斯蒂茨-里内克将军所率领的西路军倒是捷报频传,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地形地势大多都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平原,西路军已经接连攻陷苏恰瓦、博托萨尼等城市。而土耳其人显然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耶尼切里军团目前也正在向地形地势以山地居多的保加利亚地区移动。”
“目前,我军被贝尔格莱德守敌所阻,不过据悉目前贝尔格莱德城中守敌不过三万。”那名参谋继续说道。
“情报搞得很不错嘛,你叫什么名字?”劳东元帅闻言,眼神之中不加掩饰地带着几分欣赏地看向那名少尉参谋。
“报告元帅阁下,卑职的名字叫做约翰·约瑟夫·文策尔·拉德茨基·冯·拉德茨”只见那个十八九岁的年轻少尉参谋闻言,立刻挺直了腰板,敬了个军礼说道。
拉德茨基?!查理一听那个年轻少尉参谋自报家门,立刻瞪大了眼睛,这不正是后来1848年欧洲之春维也纳三月革命中,和阿尔弗雷德·坎迪杜斯·费迪南德·温迪施格雷茨亲王、克罗地亚总督约西普·耶拉契奇并称拯救奥地利的三元勋之一吗?
这么巧的吗?
拉德茨基在1766年11月2日生于波西米亚境内特热布尼采的一个贵族家庭,原本历史上于1784年,也就是去年添加奥地利军队,在原本历史上,奥土战争也是这位老帅的初阵。
后来拉德茨基在意大利取胜后,诗人格里尔帕策赋诗颂赞他,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为他的胜利专门谱写了《拉德斯基进行曲》进行颂扬。此曲成为如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的保留节目。
奥匈帝国海军于1907年开始建造的一型前无畏型战列舰,便被命名为“拉德茨基级战列舰”。
足以可见这位老帅的战功是有多么惊人了。毕竟,同时打过土耳其人,打过拿破仑又打过意大利人的奥地利将帅可不多。
想不到竟然还能够在劳东元帅的指挥部里碰到这位帝国未来的名将。
不过,现在这位帝国未来的名将目前也只能在劳东元帅的指挥部里,敬陪将帅末席了。
还真是那年十八,站着如喽罗啊。查理满脑子恶趣味地想到。
“贝尔格莱德的城墙等防御工事虽然经过了加固,但是守城之敌也缺乏火炮等重型武器,想来我军攻陷贝尔格莱德也只是时间问题了。”拉德斯基继续说道:“不过,自从我军和俄军发起攻势以来,奥斯曼帝国开始在巴尔干半岛横征暴敛,强征青壮年民夫,不少塞尔维亚人、罗马尼亚人和保加利亚人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盘剥压迫自发地组成了游击队和起义军,开始袭击奥斯曼军队的溃兵和运粮队伍。而俄军统帅波奖金元帅似乎和这些义军游击队首领达成了协定,开始收编他们。”
“这对于我们来说倒也是好事。”劳东元帅摸了摸胡子,随后当机立断道:“留下小股部队清扫敌军溃兵,主力部队火速行军,尽快赶到贝尔格莱德。”
伏伊伏丁那距离贝尔格莱德不过七十公里的距离,如果放在后世,开车撑死了也就一个小时的时间。
不过在十八世纪,交通条件还没那么便利的现在,骑兵骑着马还快点,差不多一天能走个40~60公里,步兵行军纯靠两条腿走,如果是平原地势平坦还好,一天能走个20~25公里就算是正常行军,碰上山地等地形或者是雨雪等恶劣地形或者是天气,11~20公里也是它。
不过,腓特烈二世曾经率领着普鲁士军队在七年战争之中创下过一天强行军32公里的记录。
果然强军就是强军,用两条腿一天走32公里,查理都不敢想。
毕竟军队的士兵不可能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用来赶路,肯定要有休息吃饭补充恢复体力的时间,那么剩下的时间,能走出来32公里,这简直就是铁打的军队。
不过,按照目前,奥地利中路军的行军速度,三天之内,肯定是能够到达贝尔格莱德城下了。
这一点,奥地利军队倒是讨了个便宜,伏伊伏丁那本来距离贝尔格莱德就很近。
再加之奥地利军队此次是强行军,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奥斯曼军队赶来支持贝尔格莱德。
三天,奥斯曼军队就算是长了翅膀也飞不过来。
早在之前,奥地利军队就曾三次攻占贝尔格莱德,奥斯曼帝国也是长了记性,加固修缮了贝尔格莱德的城防工事。
以至于贝尔格莱德这座号称“巴尔干之钥”的军事重镇,奥地利军队目前只能用笨办法攻城。
而相比于老对头拉西元帅稳健的用兵风格,劳东元帅则是恰恰相反,用兵风格以极具攻击性和大胆善于进攻。
原本历史上奥土战争,拉西元帅指挥失利,奥军挫败,约瑟夫二世临阵换将,将劳东元帅重新请出了山,这才使得奥军转败为胜。
不过可惜的是,碍于后来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突然爆发和1790年劳东元帅的突然离世,面临来自法国和普鲁士的军事威胁,奥军并没有能够再扩大战果,只能匆匆与奥斯曼帝国议和。
查理攥了攥拳头,这一次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了,就算奥地利不能在战后实现实现规划好的战略目标,即拿下波斯尼亚、北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
也必须要将贝尔格莱德牢牢掌握在手里。只要将这把“巴尔干之钥”牢牢把握在手里,那么奥地利从此在巴尔干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进可攻退可守了。
不管是现在还是遥远的将来,查理都不希望奥斯曼帝国那么早地崩溃。
得有点什么来吸引俄罗斯人的注意力。像俄罗斯这样对土地有着无限贪欲的国家,即使是盟友,也难免会让人感觉如芒在背。
二则,原本历史上那一堆巴尔干小国们从奥斯曼帝国独立脱离出来之后,干的那些拟人事迹,就不用查理一一多说,只能说这些巴尔干国家从一独立之后所上演的一系列花样作死,任是谁听了都能眼神清澈的那种。
让奥斯曼帝国就这么烂着也挺好,馋了就从他身上割点肉下来,平时也能压制住国内的那些民族。也不会牵扯太多奥地利的精力。
毕竟自从1683年维也纳之战大败陷入了滞止时期的奥斯曼帝国就已经失去了对外扩张的能力了。
在经历了一百年的沉沦与衰落之后,毫不夸张地说,奥斯曼帝国现在就只剩下了一个属于列强的空架子了。
奥斯曼帝国足够弱,弱到不具备进行对外扩张的国力,而奥斯曼帝国又足够强,强到可以压制境内所有民族。
没有想到后世常常用来形容奥地利这个洋娃娃帝国的一句话,今天竟然也能够用来形容奥斯曼帝国。
……
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皇宫。
“谁能告诉朕这是怎么一回事?”哈米德一世在得知国内的希腊人和阿尔巴尼亚人也开始造反,气更是不打一处来,皇宫内已经不知道多少个花瓶遭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