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年轻时的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是一柄锋芒毕露的利剑,在欧洲大陆上纵横捭合,那么现在年老的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就象一柄半出鞘的利剑,即使剑尖藏在剑鞘里,也透着锋芒。
而作为局外人的英国首相,对于奥地利目前的形势,也如同站在对岸洞若观火,他清楚地知道,奥地利年富力强的约瑟夫二世皇帝和外界一致认为智近乎妖查理皇太子父子二人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一路有条不紊地推行至现在,其中有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这位奥地利定海神针的一半功劳。
毕竟,从查理六世皇帝在位时期,历经查理六世、玛利亚·特蕾莎女皇和约瑟夫二世三代五十五年之久不倒的三朝元老,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在奥地利国内的威望也是高得吓人。
就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目前的身子骨硬朗程度来说,熬到奥地利皇太子查理继位也不是不可能。
可以这么说,目前能够压服奥地利国内那帮贵族们的猛人不多,用不了两个巴掌就能数的出来。其中,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算一个。
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没有姑负玛利亚·特蕾莎女皇的期待与信赖,他尽到了一个忠臣和密友应尽的一切。事业,为了玛利亚·特蕾莎女皇,他能容忍任何不同的意见,甚至反对过自己的人,只要他有才能,并愿意为玛利亚·特蕾莎女皇的江山效劳。特蕾莎女皇,改进决策的失误。
正是有了远超常人的气魄和胆识,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才能够一直被玛利亚·特蕾莎女皇和约瑟夫二世皇帝母子两代人所信任依赖,才能压服国内反对改革的声音。
而作为英国自从1721年正式创建了内阁制度之后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内阁首相,小威廉·皮特能够在年仅二十四岁的年纪就登顶英国首相的宝座,自然也并非是易于之辈。
他和国王乔治三世达成了合作,乔治三世支持他上台组阁,而他也支持加强了乔治三世的君主权威。
毕竟在之前的英国汉诺瓦王朝两代先王,乔治三世的曾祖父乔治一世和祖父乔治二世都是土生土长的德意志人,相比于英国国王的身份,他们也更加认同自己汉诺瓦选帝侯的身份,他们也更热衷于经营汉诺瓦的祖地,并不热衷于参合英国的政治。
这也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和议会政治的发展。
而乔治三世就不一样了,作为汉诺瓦王朝第一个在英国土生土长的国王,相比于父祖,他也更加认同自己作为英国国王的身份。
所以很多人说他在英国搞君主专制这个说法其实也并不准确,虽然说1689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驱逐了詹姆斯二世,迎立了他的女儿女婿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确立了王在法下的《权利法案》,对英国国王的王权进行削弱限制,例如限制英国国王征税、征兵等权力,但是英国国王在行政管理和官员任命方面的权力可还是保留在自己手里。
这两项权力就确保了英国国王就不可能沦落成橡皮图章和吉祥物。
因此,与其说成是乔治三世破坏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和议会政治,倒不如说成是他重新拾起了曾祖父乔治一世和祖父乔治二世丢弃的合法应有权力。
原本历史上,英国国王真正变成橡皮图章和吉祥物还是要等到一战之后,乔治五世自废武功,再加之支撑起英国王权政治的根基贵族势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伤亡惨重。
因此,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英国国王的权力远远要比人们想象之中的大上很多。
前些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借着出资贿赂收买拉拢议会议员,打压反对派,排除异己,控制了议会。
1784年,通过《改革英国东印度公司法案》,规定在公司董事会之上设由国王任命的政府监督委员会,加强内阁对印度事务的控制,削弱公司特权,设置总督统辖孟买和马德拉斯管区。他还开始了英国对澳洲的殖民。
1786年,同法国签订互降关税的《英法通商条约》。这些措施符合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有利于经济发展,史称“新托利主义”。
在对外政策上,他推行延续英国一贯传统的大陆均势外交,反对俄国和法国强大。
也可以这么说,在目前的英国政坛上,小威廉·皮特算是保守党中的保守党了。
也正是因为反俄反法的政治立场,外加小威廉·皮特是个不折不扣的保守派,正好碰上了想要和法国解绑的奥地利。
这也使得英奥两国同盟的想法一拍即合,在奥地利皇太子查理大公和英国奥古斯特·索菲亚公主的联姻谈判之中,小威廉·皮特也是出了不少力。
在他看来,腓特烈二世已经时日无多了,想要制衡法国和俄罗斯两国,相比于普鲁士,英国还是需要在欧洲大陆上查找一位更加强为有力的盟友。
作为欧洲一哥的英国想要制衡法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欧洲二哥和欧洲三哥,那么最好的盟友选择,毫无疑问的就是奥地利这个欧洲四哥。
至于普鲁士这个欧洲老六,可以休息休息了。
算了。
英国和奥地利两国虽然目前背地里结成了秘密同盟,英国的综合国力目前不仅是欧洲的一哥,更是世界的一哥,但是英国毕竟是个孤悬海外,远离欧洲大陆的岛国,易守难攻,这是英国的优势,也是英国的劣势,对欧洲大陆事务的话语权有限,想要干预欧洲大陆上的事务,就必须要在欧洲大陆上查找一个强有力的盟友。
英国现在的综合国力在欧洲英法俄奥西五大列强之中虽然最强,但是也没有达到一超多强的地步。从总体上来看,法俄奥西四大列强和英国在综合国力上也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
在这个时代,欧洲没有任何一个列强能够单独同时面对两个列强,即使是英国也不例外。
此外奥地利也符合英国找盟友的条件,第一是实力强的欧陆大国;第二是海军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