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至于笔试出题的内容,每个部门也都不尽相同,由各部门自主命题,比如财政部的考题就偏向金融和经济等方面,警务部的考题则是偏向对于法律条文的援引等方面。
至于泄题,自从出题之后,这些相关部门负责的官员就全部住在了霍夫堡皇宫,由阿尔弗雷德·塞莱斯廷手下的秘密警察们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监控跟踪,就连如厕也要有人在门口把着。
反正霍夫堡皇宫足够大,也不担心住不开。
除此之外,为了杜绝舞弊等现象的发生,每个参与招考的考试部门,都要先出3~5套例卷,最后再由皇帝约瑟夫本人进行抓阄,任意抽选一套例卷作为考卷,并且将印刷机搬进维也纳郊外的监狱里进行印刷。
还有,在皇太子查理的建议之下,考生考卷在作答完毕交卷之后,也统一进行封卷糊名。
一名考生最多只能报考三门考试,不得报考档期相撞的考试。
由于奥地利第一次试行这种政府官员录用考试制度,并没有前者提供经验,以及考试场地的不足,维也纳宫廷决定相关政府部门招考,分顺序,分批量,分场次,分时间进行考试。
为了给第一次政府官员录用考试制度腾地方,在约瑟夫二世皇帝的指示下,维也纳市政厅甚至把维也纳市中心的广场给腾了出来,以此来作为露天考场。
而监考人员,受限于时代原因,没有办法做得那么专业,监考人员也只能由警察、宪兵以及军人之中抽调人手了。
在进入考场之前,为了防止作弊和替考等行为的发生,还要由监考人员进行搜身以及个人信息的核对。
此外,这次官员录用考试,也有对于转业退伍军人的优待,在帝国中央政府和最高军事委员会的一众大佬的协商之下,对于复原退伍军人的报考条件和资格也做略微放宽。
但是决定最后的去留以及录用与否,还要以是否能够通过一系列笔试和面试考核为基准。
然后就是报考时间了。
-----------------
奥地利试行第一次政府官员录用考试制度的消息传播到欧洲各国之后,各方的反应不一。
“首相阁下,我倒是觉得,奥地利人此举具有开创性,也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参考的地方。”威灵顿公爵之兄)率先发表自己的意见说道。
“首相阁下,奥地利的这次政府官员录用考试制度,无论是对于实行政党分肥制的我国,还是对于普遍实行恩赐制的欧陆各国来说,无疑都是一次具有伟大开创性的里程碑。”内政大臣菲茨罗伊勋爵对此不吝褒奖地说道:“尽管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最近一次的巴尔干战争之后,奥地利新扩张所得的领土集成后,行政官员的队伍出现空缺,但是其进步性还是值得我们效仿采纳的。”
“就拿一周之前的一件事情举例吧,贸易部的一个名字叫贝加莱的机要秘书,在贸易部上周末的例会上,作会议纪要,甚至就连鸦片出口贸易额的统计数字都能够抄错两位,就可想而知这种事情是有多么地常见了!”
“这件事情,我们要先向陛下、王储殿下呈奏,报与枢密院,并且由内阁代表在议会上提出议案,甚至还要接受反对党的质询。”皮特继续说道:“甚至,就连我党,也会有很大的概率,提出反对。效仿奥地利试行这种官员选拔录用考试制度,意味着我和内阁的诸位同僚们,站在了两党的对立面。”
话音落下,在场的众位内阁大臣俱是默然。
他们岂能不懂,如果贸然效仿奥地利试行这种政府官员录用考试制度,就意味着他们动了托利党和辉格党的蛋糕,也是相当于背离了自己的战队,毕竟他们能够成为内阁各部大臣,也是靠着政党分肥制上位的。
如今,在成功上位之后,他们却想着要引进效仿奥地利的官员录用考试制度,在国内的托利党和辉格党两党看来,可不就是吃饱了骂厨子,过河拆桥和上屋抽梯的行为。
可以这么说,他们如果真的打算这么做的话,就相当于破坏了英国目前两党制的政治生态平衡。
毕竟,君主专制政体的欧洲各国,目前可还没有政党这么一说,政府的执行力还是胜过英国的,在英国哪怕就连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在议会扯一顿皮都决定不了。
而且相比于英国每一届大选后政府重新组阁人走茶凉的政坛,这些君主专制政体的欧洲各国政府在国策的延续性上,也要胜过他们,毕竟只要能力没有太大问题,这些君主专制政体的欧洲各国政府大臣,一干就是几十年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比如奥地利目前的政府班子,人员组成和玛利亚·特蕾莎女皇在位时,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奥地利的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从七年战争期间的1753年就开始担任帝国中央政府的宰相兼首席国务总理大臣了,到现在已经有三十三年了。
三十三年!
也就是说,奥地利宰相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凭借着一己之力,硬生生地熬走了十三届英国内阁!
哪怕是换成了英国正常五年一换届的内阁任期,奥地利宰相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也是相当于正常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将近七届的任期了。
怪不得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在欧洲各国也有着“政坛常青树”的称号。毕竟自从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从二十岁也就是1731年时开始担任宫廷顾问开始,他在政坛已经活跃了长达五十五年之久。
在这个时代的欧洲各国政治家,别说五十五年,很多人一生的政治生命加起来都没有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担任奥地利宰相的时间长。
不过,即使这位奥地利宰相已经七十五岁高龄了,但是所流露出的锋芒,丝毫不减当年,作为小威廉·皮特的父亲老威廉·皮特自七年战争开始后一生的劲敌,小威廉·皮特对于其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