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省带着百万亩推广协议返回东海市,林伟没有片刻停歇。
黑土地上的种子已经播下,但要让“神农”大豆真正发挥战略价值,必须打通从原料到产品的最后一公里——加工与销售。
他手中最直接的筹码,正是自己担任厂长的东海大豆加工厂。
回到集团的第二天,林伟便向董事会提交了一份详尽的工厂升级改造方案。
会议室内,投影幕布上展示着全新的生产线设计图。
“各位董事,”林伟站在幕布前,沉稳道,“我们现有的压榨工艺,是针对出油率16到18的国产常规大豆设计的。,油脂特性也与普通大豆有所不同。如果继续沿用旧工艺,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其高油优势,甚至可能影响成品油品质。”
他切换幻灯片,展示出一组数据对比。
“通过前期试验和分析,我们发现‘神农’大豆的油脂在特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能够获得最佳的提取效率和品质。因此,我建议对东海工厂的一号生产线进行针对性改造。”
一位负责生产的董事提出疑问:“改造生产线投入不小,你如何保证改造后的效益?”
林伟早已准备好答案:“改造投入预计一千两百万,但改造后,处理‘神农’大豆的出油效率将比处理普通大豆提升40以上。同时,因为油脂提取更加充分,豆粕中的残油率会显著降低,这意味着每吨大豆的综合收益将增加约15。”
他停顿片刻,让数字在董事们心中沉淀,然后继续道:“这还不包括因为油脂品质提升而带来的溢价空间。”
会议桌另一端,林铭看着儿子条理清淅的陈述,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在规划新生产线的过程中,林伟激活了“洞察之眼”。
视野中,淡蓝色的数据流缓缓浮动,仿真着不同温度、压力参数对出油率和油脂品质的影响。
【预期结果:出油率提升21个百分点,油脂中磷脂含量降低,氧化稳定性增强】
林伟根据系统提示,在设计图纸上做了几处关键标注。
“除了压榨环节,我还建议在精炼工段增加一道低温脱臭工艺。”
他指向图纸上的精炼局域,“‘神农’大豆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传统高温脱臭会破坏部分营养成分。采用低温工艺,虽然成本略有增加,但能更好地保留油脂的自然风味和营养,适合打造高端品牌。”
董事们低声交换着意见,不少人微微点头。
更令他们信服的是,林伟不仅带来了工艺方案,还准备了详尽的市场分析报告。
于是原则上同意林伟放手去做。
在“洞察之眼”的辅助下,林伟对“神农”大豆的加工副产品——豆粕,也进行了深入分析。
【氨基酸组成:均衡,赖氨酸、蛋氨酸比例适宜】
【抗营养因子含量:低于行业标准30】
【推荐应用:高端水产饲料、幼畜开口料】
基于这些数据,林伟主动联系了国内几家大型饲料集团。
一周后,在东海加工厂的会议室里,林伟面对着专程前来的畜牧饲料企业的代表。
“各位请看,”林伟展示着检测报告,“‘神农’豆粕不仅蛋白含量高,更重要的是氨基酸平衡性好,抗营养因子低。在仔猪饲料中添加我们的豆粕,与使用普通豆粕相比,料肉比预计能改善5到8。”
饲料集团技术总监翻看着数据,问道:“林厂长,这些数据有实际饲喂试验支撑吗?”
“我们与省农科院合作,完成了两期动物试验。”林伟示意助理分发补充材料,“这是试验报告,数据显示,使用‘神农’豆粕的试验组,在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上均有显著提升。”
新希望的采购负责人更关心供应稳定性:“如果我们要签订长期协议,你们能保证供应量吗?”
林伟自信地回应:“今年我们在黑省有一百万亩的种植基地,明年预计扩展到三百万亩。同时,我们集团在东北地区还有多个合作种植区,原料供应绝对有保障。”
经过几轮磋商,这些集团率先与东海加工厂签订了为期三年的豆粕供应意向协议,年采购量达五万吨。
与此同时,林伟对“神农”大豆油的市场开拓也同步进行。
利用“洞察之眼”对油脂成分的分析,他精准定位了“神农”大豆油在高端家庭烹饪和专业餐饮领域的独特优势。
【油脂成分分析】
【氧化稳定性指数:优于市面多数大豆油】
【风味物质组成:保留天然豆香,无不良异味】
带着详实的数据,林伟团队拜访了康帅傅、武统等食品企业,以及几家国内知名的连锁餐饮集团。
在康帅傅的研发中心,林伟现场展示了使用“神农”大豆油制作的煎炸食品。
“各位可以品尝一下,”林伟示意工作人员分发样品,“与普通大豆油相比,‘神农’大豆油煎炸的食品颜色更金黄,口感更酥脆,而且回味清爽,没有油腻感。”
康帅傅的技术人员仔细品尝后,彼此交换着认可的眼神。
技术总监问道:“林厂长,你们油的烟点是多少?”
“烟点达到235度,”林伟准确报出数据,“高于行业标准,非常适合煎炸工艺。此外,我们的油抗氧化性能优越,在连续煎炸过程中品质衰减缓慢,能够延长换油周期,降低使用成本,特别适合你们的方便面食品。”
这一优势立刻打动了对方。
两周后,康帅傅与东海加工厂签订了首批一千吨的采购合同,用于其高端方便面系列的油包生产。
一家以炸鸡闻名全国的餐饮连锁企业,在经过多轮测试后,也决定在其部分门店试点使用“神农”大豆油。
坐在办公室里,林伟审视着桌面上陆续签订的协议——从种子供应到原料种植,从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已初具雏形。
陈连山教授前来拜访,看着林伟桌上堆积的文档,不禁感叹:“没想到这么快就打开了局面。”
林伟起身,为老师倒茶:“这只是开始。我们有了产品,有了市场,但要想真正站稳脚跟,还需要更强大的后盾。”
“你是说”陈连山若有所悟。
林伟点头,目光坚定:“下一步,我们要争取国家层面的进一步认可。只有将‘神农’大豆真正纳入国家战略,才能为这个产业穿上真正的‘护身符’,在石院士的帮助下,明日我将与几位农业相关的实权人物进行一次会议,我相信这次咱们的神农肯定能成功。”
窗外,东海加工厂的生产线正隆隆作响,为新季度的生产做准备。
而在林伟的规划中,这条生产线即将迎来全新的升级,成为“神农”大豆走向市场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