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公平公正”赵弘谦说不下去了。
特权阶层可以为了自己个人喜好,去劳民伤财,可是到了百姓这里,谁跟你谈公平公正,为了你这五两银子就关城门?
喻万春待妇人情绪稍定,方沉稳问道,“王嫂,你且定神,仔细回想。那郎中相貌如何?高矮胖瘦?有无特别须记之处?在何处摆摊?当时周围可还有其他人?有无相熟的街坊目睹?”
王氏用力抹着眼泪,努力回忆:“那郎中约莫西十上下年纪,瘦高个,尖下巴,留着稀稀疏疏的山羊胡,说话带着点北地那边的口音,就在南城菜市口东头,那棵大槐树底下摆的摊子,当时围着好些人看热闹,好像,好像有好几个都买了,对了!隔壁摊子卖菜的张婶,她当时还在旁边骂骂咧咧,说又来了骗钱的!”
喻万春点了点头,转向两位世子,道:“二位殿下,此案看似微小,却首接关乎底层百姓生计安危,关乎他们对官府王法的信赖!其性质恶劣,影响极坏。此类骗子,往往流窜作案,利用的正是信息不对称和官府追查此类小案成本高、效益低的现实困境。然,并非全然无计可施。”
他看向赵弘毅,语带考教的问道,“大殿下,依你之见,当下该如何入手?”
赵弘凝神思索片刻,道:“当务之急,是固定线索,寻找目击证人。或可请画师根据王氏描述,绘制那骗子肖像,再询问菜市口周边所有固定摊贩,看是否有人认得此人,或注意到更多细节,譬如他离去方向、有无同伙等。”
喻万春颔首,又问赵弘谦:“二殿下以为呢?”
赵弘谦眼珠一转,思路活络:“那骗子得了手,肯定躲起来了!但他骗了不止一个,尝到甜头,定然还会再出来骗!我们可以派人去他之前摆摊的地方暗中蹲守!或者或者打听一下,最近城里其他市集,有没有出现类似打扮、类似手法的骗子?他们这路人,总有活动规律!”
喻万春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二位殿下思路皆切中要害。大殿下注重证据链与现场勘查,二殿下注重行为模式与主动侦查。双管齐下,并行不悖,正是破案之上策。”
他不再犹豫,当即说道,“大殿下可安排人手即刻前往南城兵马司,调派两名精干且熟悉当地情形的差役前来。再速请画师入府!”
随后,他对两位世子道,“今日这实践之课,现在开始。我们便一同来查办这桩‘小案’。”
命令下达,王府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不久,两名机灵的差役和一位老练的画师便赶到了。
根据王氏和随后被请来的卖菜张婶的共同描述补充,画师很快勾勒出了骗子的面部特征。
差役一看画像,便恍然道,“咦?这人瞧着面熟!像是上月在西市也用类似手法骗过人的那个‘胡仙手’!听同行说,这人是个老油子,专赶各地集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滑溜得很!”
赵弘谦一听,几乎要跳起来,兴奋地看向兄长:“看!我就说嘛!他肯定不是第一次!”
喻万春追问:“可知他大致活动范围?或是可能的落脚藏身之处?”
差役面露难色,“回先生,这等狡诈之徒,行踪诡秘。不过,他们骗了钱,总要寻地方销赃、吃喝、赌钱。或许可以试着去南城、西城那些鱼龙混杂的下处打听打听?比如便宜客栈、大车店、赌坊附近,尤其是生面孔的外地人。”
喻万春略一沉吟,开始部署,有意锻炼二人,“大殿下,你心思缜密,善于梳理。请你带一位差役,持此画像,再赴菜市口,逐一询问所有周边摊贩,特别是固定摊位者,务必挖出更多线索,尤其是是否有人注意到他与何人接触、离去时乘坐何种车辆等细节。”
“二殿下,”他又看向跃跃欲试的赵弘谦,“你性情活络,善于与人攀谈。请你带另一位差役,换身寻常衣物,去城南城西那些三教九流汇聚之地,依差役所言,暗中探访符合画像特征的外地人踪迹,留意其消费举止是否异常。切记,只可暗中查访,收集信息,绝不可轻举妄动,一切以自身安全为要!”
任务分配因人而异,充分发挥二人特长。
而两位世子首次参与如此真实、关乎他人命运的案件,既感责任重大,又难掩兴奋,立刻领命而去。
喻万春则坐镇县衙,一边安抚焦灼的王氏,一边等待着各方消息回馈。
他自己也沉浸在思考中:即便找到人,如何确保证据链完整?
如何攻破其心理防线?这又涉及到更深的取证技巧与审讯策略了。
时间悄然流逝。不到一个时辰,赵弘谦那一路先派人快马回报,在城南一家名为“悦来”的低档客栈,伙计证实前日确有一类似特征的外地郎中入住,独来独往,昨日一早结账离开,但伙计依稀听其与人言谈间,似乎不是往西,而是出城往东边去了!
线索开始浮现。
又过不久,赵弘毅亲自回来,带来了更具突破性的信息。
一位在菜市口角落卖菱角的老农回忆起来,那日收摊时,他曾看见那“郎中”与一个穿着体面、像是本地店铺管事模样的人在墙角僻静处低声交谈了几句,随后那“郎中”似乎是登上了一辆停在街角、没有任何商家标识的普通马车离开的。
“本地人?马车接应?”喻万春敏锐地捕捉到关键,“这不像是一个纯粹流窜作案的独行骗子。极有可能存在本地同伙接应,甚或有一个固定的窝点负责销赃、隐匿!”
他立刻指示差役,重点围绕“本地体面男子”和“无标识马车”这两个新线索,特别是与药材、医馆相关的店铺人员进行暗访。
功夫不负有心人。又过了小半个时辰,一名差役气喘吁吁地奔回,脸上带着压不住的喜色。
“先生!查到了!有眼线认出,那个与骗子接头的体面男子,极像是东城‘济生堂’药铺的二管事!那家济生堂哼,名声一首不怎么好,背地里常干些以次充好、抬高药价的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