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从官渡之战开始 > 第23章 袁尚动作

第23章 袁尚动作

袁谭压根没打算耗费三个月的时间。

年节将近,他爹出于某些原因,把他踢出邺城。

他能忍受……

可他麾下的将士未必还能忍受。

虽说从乌巢之后,胜了两场,士气还算不错,但人不是机器,他要是凭借声望继续让军队在这寒冬腊月剿匪……

怨言肯定少不了!

等到明年,这队伍自然就不好带了。

所以,袁谭有自己的盘算。

比如,想办法把麹义的旧部一网打尽,至于蒙特内哥罗贼……

爱谁剿谁剿,让他几千人就打张燕……

前几年还活着的“飞将”吕布都没这能耐。

就连后来的魏武帝,不也是拉拢分化,诏安的张燕?

至于怎么把麹义的旧部消灭,袁谭和沮授沟通了一番,思路已经有了,就是执行的过程,还缺个和贼人相熟的人。

……

扎下营寨后,袁谭亲自巡视了一番。

寒冬腊月,还要动兵,本就是非常之事。

若不是因为他袁谭要离邺,身边的这群人,已经在邺城附近准备过冬了。

所以,寒衣,伙食,一定要有保障。

“煮的什么?”

“回长公子,羊肉!”

“别站着了,给我盛一碗,再来个干饼。”

袁谭也不是第一次和士卒一起用饭,从伙夫手中接过了碗,掰饼浸泡。

又踢了脚一个傻笑的军士,蹲在火堆旁边,三两下,一碗汤饼就下了肚。

“舒坦——!”

天寒地冻,一碗羊汤虽然佐料少了点,但吃完后浑身暖洋洋的,整个人的精神都焕发了。

转到后营,看了眼剩下的粮草,袁谭的脸色立马拉了下来。

“这羊的数量是不是少了点?不是早就让你操办此事了么?”

掌管后勤的军官吓了一跳,“长公子,咱们这一路走来,地方上虽说配合,可交付的都不满额,如今人吃马嚼的……”

袁谭听罢,便没有和一个小校生气。

神仙斗法,自己一时疏忽了,拿下面的人置气何用?

自己在许多人眼中‘滚’出了邺城,自然有聪明人要讨好胜利者。

明面上不敢顶撞自己,可总能找到借口恶心自己一番不是?

“行了,没怪罪你的意思,但是天这么冷,吃不好可不行,找主薄支钱再去买些来!”袁谭吩咐道。

“喏。”军官赶忙应道。

“走,回大帐。”

袁谭一挥手,领着蒋通一行人,来到了中军。

匆匆赶来的管升正等在这里。

“升愿效死!”袁谭甫一现身,管升伏地开口。

有了袁谭给的钱,加之专门请来的医官,他老娘的身体很快就有了好转。

后方安定,管升又得了召唤,恨不得立刻效命。

只是,管升自打被审荣打个半死,行事就多了些谨慎。

当他听到袁谭是要对付麹义的旧部之时,他立马连络了邺城里几个相识的退伍老卒。

他自忖自己算是半个残废,上阵杀人肯定是轮不到他,军中训练,长公子也不缺好手。

所以此番必然是看重他认得麹义旧部的份上。

于是这才连络了几人,慢了些脚步,晚于袁谭到达。

袁谭的目光越过管升,落在他身后那几条汉子身上。

几个人虽然年纪稍大,但看得出来,都是行伍中人。

他们并不象管升一样激动。

原因无他,这群人当初都因为麹义之事受到牵连。

他们没有聚啸山林,是因为妻子亲族都在邺城附近,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满意自己的现状。

都是对袁氏有怨怼的,但为了生活,又得出来效力。

袁谭简单的了解了一下这些人的过往,又让人暗中查了他们所言的详实,到了第三天,这才开始动手。

……

邺城之中,袁尚的心情愈发美妙。

不用自己多大动作,袁谭主动退出了邺城,在他看来,无论从什么维度,都是自己占尽上风。

邺城官员,冀州豪族,不少人也纷纷道贺。

就连之前态度暧昧的逢纪,如今也到自己的府上赴宴,算是表了态度。

至于郭图辛评二人……

最近深居简出,一言不发,甚至家族中已经有子侄辈开始向他靠拢。

真是让自己的好兄长失望啊。

冬天,终于要过去了。

袁尚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欣喜,仿佛一个人在黑暗里呆了太久,如今终于见到光明,有一种没来由的想要发泄,想要眩耀的快感!

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他的兄长。

蓦地,他就对自己的主薄李孚开口:“李主薄,青州刺史离开邺城之后,可还有什么动向吗?”

李孚一听,当即把逢纪之前互通的消息说了出来。

“袁谭派人从邺城寻了几个老卒,还在琢磨如何剿匪。”

袁尚一听,顿时乐了。

剿匪好啊,消耗人力,物力,最后为自己扫清冀州。

值此之际,自己更要抓住时机,进一步的连络各方士人才对。

就比如,冀州名士,崔琰,大将军记室,陈琳,大儒之徒,牵招。

这都是一世之才,不可多得。

“对了,赵国的相国来了书信,说是减少了给袁谭的粮草供应,这事儿你知晓便可。”

李孚尤豫了一下,他情知袁尚想要听什么,但还是道:“剿匪非是私事,长公子纵然与您有隙,缺少粮秣,若是剿匪不利,恐怕也会影响您的声望。”

“哼!”

袁尚摆了摆手,“赵国相做得没错,我冀州粮草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他既然主动请缨剿匪,就该有这个准备。再说了,区区山贼,能掀起什么风浪?”

他眼中闪过精光:“我倒要看看,他能撑到几时,待他兵疲马乏之际,我再上书大人,说他劳师无功,正好坐实他难当大任。”

李孚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躬身道:“公子深谋远虑。”

说实话,袁尚真正的用意,是因为袁谭在军中的威望比他高了太多!

他不擅长军事,也没有入青州和田楷作战的功绩,乌巢之战,更是寸功未立。

若是真叫袁谭四处立功,便是袁绍有心钦点他,到时候也未免会有人站出来反对。

所以,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彻底把袁谭按死在“无能”的耻辱柱上。

李孚看着袁尚眼中恨意,终究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